菱傳媒未來事件簿系列專欄/ 520前北京放軟,不與賴內閣對話 但必須與「文化價值」對話
菱傳媒.2024年5月8日 00:00

菱傳媒未來事件簿系列專欄/ 520前北京放軟,不與賴內閣對話 但必須與「文化價值」對話

施威全/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諮詢委員

近來兩岸關係氣氛較緩和,原本觀光議題相持不下的僵局中,陸方有條件開放福建居民到馬祖或臺灣。但這不是北京與賴內閣對話的起手勢,氛圍的鋪陳不是因應臺灣520新政局,非為了與民進黨過招。雖僅鬆綁福建一地,看起來開放有限,但以疫情前兩岸觀光互動還算「正常」的2016年為例,福建居民來台約56萬次,不算少,而且超過半數是自由行,正是深度旅遊、民宿的重要客源。根據 2016 年台灣觀光統計資料,境外旅客來台主要來源國是:
中國大陸含港澳442.5 萬人次
日本189.6 萬人次
香港 137.7 萬人次
南韓 88.7 萬人次
美國54.2 萬人次
馬來西亞50 萬人次
光福建一地來台旅客就多於美國與馬來西亞。

北京上述宣示當著傅崐萁等立委的面講,其實是馬英九訪北京後的伴手禮,馬習二會兩人一番對中華民族的表述,讓習近平可以更突出他一貫的融合發展論調,他的訊息慣例地在「政治中國」上畫紅線,但更著重「文化中國」。北京的訊息很清楚,面對臺灣政局,不管是臺灣農產品銷陸還是陸客來台,這些措施都是依循一貫性的政策基調,而不是針對台灣新政局人事部署的政治應變,在中美大局勢下,台灣小,民進黨更不是臺灣的全部,臺灣議題要服膺中美的公約數、共同利益。

北京涉台智庫解讀陸方近日政策措施,也認為主軸還是面對臺灣整體社會的善意,而不是針對一黨一派,不是面對新總統賴清德的出招,更與賴清德的陸委會、海基會人事無關。同樣的,把任命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解讀為賴清德的善意訊號,也是誤讀。就算是馬英九時代,兩岸在制度化協商平台下有官方對官方的談判,海基會董事長僅有儀式性功能,江丙坤任職海基會董事長時是無給職,其政治分量相當院長位階,海基會董事長是榮譽職,他自己就曾公開說「我只負責簽字」。這樣的政治安排,也是海基會董事長很少出席立法院備詢的原因,出席只是特例,例如全院聯席委員會才會見到江丙坤的身影。之後林中森接任海基會董事長,改為有給職,就少了院長級的清譽,且海基會真正的當家仍是秘書長。後來民進黨執政,海基會更沒大陸政策與談判的功能,董事長一職只是部長離職後的出路,在此脈絡下,新的海基會董事長只要不高喊台獨,是誰意義差別不大,北京認定只是民進黨內部權力平衡的舉措。

陸委會主委,如果賴清德用的是有群眾基礎、經過選舉歷練的政治人物,例如地方諸侯,北京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但是當下人選著重其專業而非政治分量,亦即賴清德清楚宣示陸委會這輛車是他的,儘管由陸委會主委手握方向盤,路徑與目的地是賴清德決定,「這例子就像是馬英九用王郁琦」。

何況陸方涉台各系統觀察重點仍聚焦賴清德520的講話,是蔡英文初任總統時的「以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還是「四個堅持」?特別是「四個堅持」裡的「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意謂著民進黨要把中華民國詮釋為與中國大陸完全無關的主權國家,這與當下的中華民國憲法不一樣。

藍營有聲音認為馬習二會代表「陸方對台的最後善意」,其訊息重點是只要是中國人一切好談。但習近平的講法沒有鬆綁陸方一貫基調,調子軟不代表北京路徑圖有變,政治底線更沒有變,習近平對馬的一番話還是有顧及到基本底線,賴清德的四個堅持絕對與這個立場硬碰硬。如果「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打造一個與中國大陸無關的中華民國,即使民進黨未來像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所建言的「適度調整綠營逢中必反的基調」,「避免與中國民族主義對撞」,甚至也喊「中華民族」,還是會在「政治中國」議題上對撞北京。北京面對臺灣可以口頭上不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但「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談「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北京出招的同時,自己也必須回應這議題。「民族」與「文化」的核心價值為何?回答不出,就無法號召臺灣人民;藍營、白營若呼應此命題,也有責任告訴臺灣人,「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憑什麼讓選民感動。

民族與文化本來就是人為建構的概念,與血緣未必有關,中共以民族主義打造其合理性基礎以抗西方霸權,雖然不至於淪落像極右派的臺灣民族主義,但自改革開放後顯然愈來愈往右傾。高喊臺灣魂者計算臺灣人的基因裡有幾分原住民有幾分華東漢人,比希特勒的科學家還納粹,畢竟納粹論斷人種優劣還只是量頭骨大小。中國大陸曾定調炎黃子孫民間可以說,官方要慎說,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炎黃子孫等泛華族裔的說法,忽略少數民族,對其不夠尊重和公平,但為了境外宣傳,祭祀黃帝的典禮在2004年成為中國大陸的國家指定文化活動,建構了一套規範化的黃帝陵公祭儀式。面對臺灣當國台辦連炎黃子孫的封建教條都搬出來時,是豐富了所謂中華文化的積極意義?還是讓年輕一代更疏離?歐洲民族國家打造的過程中,儘管自由民主往往只是資產階級號召被統治者臣服的話術,至少他們好歹喊出一套價值觀來,北京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有哪些現代性的意涵可以讓臺灣人感動?

文明的現代性不一定等於西方價值,人類的發展也不是只有一種路徑;中華文化如同世上其他文化,有優質美好,也有讓人嫌惡與醜陋的一面;華人祖先,如同世界上任何人的祖先,有聖人也有惡棍,現在喊中華文化,不能只是口號與框架。

如果說喊出中華民族是老共最後的善意,這是兩岸必須共同回答的問卷,陸方要說服臺灣,為何一個不能批評習近平的社會比一個可以批評蔡英文的社會還值得嚮往。臺灣方面,藍白只求過關,不讓兩岸交流成為選舉的負面因素,但真有心接招大陸的在野者,也不該以北京的中華民族為框架,只是接招而已,而是可以主動告訴北京,你要談中華民族可以,但我要的中華民族,是怎樣的一個面貌,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主張,談一中不應該只是政治安排,還要有價值內涵。若仿照歐盟,未來兩岸共組人權法庭,被民進黨依反滲透法起訴的陸配、被老共關起來的李明哲,這類例子都可以上訴到人權法庭,這才是一中的前提與中華文化內涵的具體實踐…藍白敢不敢開口?大陸敢不敢回應?


 

菱傳媒原始網址:菱傳媒未來事件簿系列專欄/ 520前北京放軟,不與賴內閣對話 但必須與「文化價值」對話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改革 衝突

就職 典禮

立院 衝突

立法院 改革

賴清德 元首 釣蝦

立院 柯建銘

風傳媒
中時新聞網
風傳媒
中時新聞網
中國企圖「不戰而勝」!《經濟學人》:台灣新總統面臨灰色地帶侵略加劇
英國《經濟學人》16日指出,賴清德520總統就職之際,中國灰色地帶行動加劇,台灣面臨強勢逼近的壓力,邊界正逐漸收窄。此刻,...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