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川普將正面交鋒 首場辯論規則出爐
今日新聞NOWnews.2024年6月16日 13:41

▲美國總統拜登(右)和前總統川普(左)的首場電視辯論將於6月27日登場。(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2024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登場,不過在正式投票之前,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以及前總統川普要先在辯論台上進行交鋒。拜登與川普的首場電視辯論將於27日登場,屆時約進行90分鐘,並包含2次廣告時間,兩人不允許使用任何道具或是準備筆記,且在除了發言時間之外,麥克風將會被調成靜音。

根據《CNN》、《路透社》報導,拜登(Joe Biden)與川普(Donald Trump)在今年5月同意在選前進行2場電視辯論,第一場將於6月27日登場,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舉行,由CNN當家主播塔柏爾(Jake Tapper)和巴希(Dana Bash)共同主持,這是拜登與川普在2024美國總統大選選戰開跑以來,兩人的首次交鋒。

這場辯論會將持續90分鐘,其中包括2個廣告插播的休息時間,但在此期間,幕僚不得與候選人互動,棚內也不會有觀眾。

兩名候選人將站上規格一致的講台,至於誰用哪一個講台,將拋硬幣決定。辯論期間,除了輪到發言的候選人之外,麥克風將會調成靜音。兩人只會獲得一支筆、一張紙和一瓶水,不允許使用任何道具、提詞機或是預先準備好筆記。

《CNN》表示,儘管此次辯論與先前辯論有所不同,但和過去一樣,「主持人將會動用手邊所有工具來掌握時間,也將確保這是一場文明的討論會」。拜登與川普上次於2020年舉行的辯論火藥味十足,當時川普不斷插嘴,讓拜登一度不悅,甚至脫口而出要川普「閉嘴」。

▲這次電視辯論將會控管麥克風,避免發言方被插嘴。圖為2020年拜登與川普進行辯論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次電視辯論將會控管麥克風,避免發言方被插嘴。圖為2020年拜登與川普進行辯論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預期拜登團隊將會聚焦在墮胎權、民主現況和經濟問題,而川普團隊則著重於移民問題、公共安全和通貨膨脹。除了這場辯論之外,第2場電視辯論將於9月10日登場,負責單位為美國廣播公司(ABC)。

《CNN》指出,參與辯論者還需在各州選票上列名、達到270張選舉人票的門檻,並在四項全國性民調中獲得至少15%的支持率。除了拜登和川普之外,獨立參選人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有機會達標,但其他候選人滿足這些條件的可能性較小。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防重蹈4年前覆轍!川普二媳組建10萬「監票大軍」:我們將追查你
大選贏面漸增?外媒:川普傳承諾降低公司稅 與企業高層愈走愈近
川普滿78歲吃蛋糕慶生 蠟燭插2組「神秘數字」曝心願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賴清德 釋憲

國會 改革 覆議案

中國 懲治 台獨

賴清德 簽署 國會

懲治 台獨

國會 改革

中天新聞網
太報
TVBS新聞網
風傳媒
賴清德提釋憲是中華民國總統史上第2人 黃揚明:第1人是陳水扁
總統賴清德今(24)日召開記者會,針對日前藍白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正式公布,但基於守護憲政秩序和保護民眾權益,將會提起釋憲案和暫時處分。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表示,賴清德是中華民國史上第2位聲請釋憲案的總統,第1位則是前總統陳水扁。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