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又一次勝利:最高法院裁定其公職行為享有豁免權
德國之聲.2024年7月2日 18:02

(德國之聲中文網)圍繞特朗普涉嫌干預2020年總統選舉的案件,美國最高法院周一以6票對3票的投票結果裁定,前總統在任期間的公職行為享有廣泛的刑事起訴豁免權。但至於哪些行為屬於享有豁免權的公職行為,最高法院將相關裁定權交給了下級法院。

最高法院這一裁決的結果是,在今年11月5日總統大選之前特朗普幾乎不會面臨此案的審理。

裁決聲明指出,總統“對於其所有官方公職行為至少享有免於起訴的推定豁免權。但是非官方行為則沒有豁免權。”

美國最高法院中保守派的六名大法官投了贊成票,自由派大法官僅有三人,佔少數。

特朗普陣營歡呼勝利

即將再次代表共和黨角逐下屆總統大選的特朗普,在自己創立的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 platform上寫道:“這是我們的憲法和民主取得的巨大勝利。我為自己是一名美國人而感到自豪!”

他的競爭對手、現任總統拜登的團隊則表示,特朗普在最高法院的裁決之後“以為自己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分析:美國大選首場辯論會對拜登而言堪稱“災難”

美聯社援引選舉問題專家貝克(David Becker)指出,最高法院的裁決令人“深感不安”。因為“一位總統對行政部門做的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被視為是官方公職行為”。

貝克表示:“我認為拋開這一具體的起訴不談,對於任何可能輸掉選舉的缺乏道德底線的在任總統來說,這一裁決都可能成為他們鋪設尋求繼續掌權的行動路線圖。”

拜登:“危險的先例”

現任總統拜登周一回應道,最高法院的裁決開辟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可能會使得總統成為行動不受任何限制的“國王”,他呼籲美國人民通過在11月的選舉中拒絕特朗普來“表達異議”。

“美國人民必須決定他們是否要再次將總統之位托付給特朗普這樣一個人,現在人們都知道他將會更有膽量在任何時候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拜登警告道。

在封口費刑事案中被判有罪 特朗普還能當總統嗎?

(美聯社、路透社等)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蘇巧慧 參選 新北

中資 建設

委員會 修正

徐巧芯 綠委

三立 洗錢 主嫌

委員會 開會

中廣新聞網
新頭殼
FTNN新聞網
民視
表態參選新北市長 蘇巧慧:努力朝這個方向讓大家認可能力
民進黨立委、新北市黨部主委蘇巧慧3日公開表態擬參選新北市長,她3日接受「齊有此理」節目專訪時表明,很努力讓大家認可能力,希望當新北隊的隊長;談到黨內可能對手時強調,她對新北的了解,應是她的強項。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