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賴總統的就職演說 看台灣三大經濟考驗
工商時報.2024年5月22日 04:10

雖然是「雙少數」總統,但如賴總統所說:只要有民意當後盾就不是問題。因此,我們要提醒賴總統應以多數民意為依歸,從「操之在己」的開始做起。圖/本報資料照片

 無論從國內或國外情勢來看,520甫上任的總統賴清德很難說有蜜月期。雖然他是得票率、國會未過半的「雙少數」總統,但唱衰新政府並不符合台灣利益,因此,我們細讀賴總統就職演說,再提出一些善意建言。

 賴總統面對的是一個相較過去更為複雜的國際結構。在美中競合下,全球政經情勢面臨三大挑戰:

 一是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加速再全球化。去年七大工業國提出「去風險化」對中政策後,基於選舉考量,美國總統拜登日前進一步針對中國大陸「過剩產能」課徵額外關稅,大陸也立即反制,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風潮再起。再加上各國加速推動製造業回流,破壞了長期以來基於比較利益下的國際分工,以致吾人熟悉的經濟全球化體系面臨重構。

 二是地緣政治風險仍在,全球經濟更不穩定。雖然從國際智庫編製的地緣政治風險指數來看,今年以來全球戰爭威脅有降溫跡象,但隨著極端政治興起,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仍將是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隱患。因此,強化供應鏈韌性以避險,成為各國產業政策的重中之重。

 三是極端政治加劇,激化仇恨意識。今年全球超過60個國家有選舉。然而,許多國家呈現「左的更左」、「右的更右」,且內部政治更極端對立。過去即使政治立場迥異,不同立場之間尚能和平共處,但如今政治人物以煽動仇恨作為政治動員的手段,加上新媒體催化,導致意識形態快速固化的不同支持者之間,仇恨值急劇上升,社會嚴重撕裂。

 賴總統提出積極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站穩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等方式因應上述國際政經情勢。但我們要提醒賴總統,上述三大挑戰下,台灣將面臨三大經濟考驗:

 首先,台灣中小企業處境將更為艱辛。在各國加速進口替代政策下,國際分工的重組,或說多重供應鏈體系的建構,有利大企業全球布局;但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除非其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否則勢必面臨淘汰。事實上,占台灣企業總數超過9成、占就業人口近8成的中小企業,近年來出口貢獻率已不斷下滑;若全球產業鏈加速在地化或區域化,沒有能力進行跨國投資的台灣中小企業,將面臨再一波的衝擊。雖然賴總統提到要協助中小企轉型,並培育新世代隱形冠軍,但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短期內中小企業的困境要如何解決?將是台灣的第一個經濟考驗。

 其次,全球將加速建構「台灣+1」供應鏈以避險。雖然賴總統再次向大陸呼籲,要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兩岸可先從重啟觀光旅遊及陸生來台開始,但通篇演說又視大陸為最大威脅。從大陸國台辦強硬的回應來看,顯然賴總統的「善意」並不被接受;亦即,未來兩岸關係將很難樂觀。若依此情勢,各國恐將會持續推動關鍵零組件的「去台化」;以晶片為例,「台灣製造」將逐漸轉變為「日本製造」、「美國製造」甚或「德國製造」。也就是說,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對大陸的圍堵,促使跨國企業以「中國+1」因應;但台海關係的緊張,亦使得包括台灣企業在內的跨國公司,選擇「台灣+1」避險。因此,如何增強全球企業對兩岸和平穩定的信心?這是台灣的第二個經濟考驗。

 最後,朝野對立將成為台灣最大火藥桶。賴總統演說強調,「三黨不過半」是全民選擇的新模式,朝野政黨可以分享各自的理念,也將共同承擔國家的種種挑戰。然而,當前台灣社會最大問題,就是原本可以理性討論的公共議題,在政客、名嘴煽動下,不但各自支持者越來越仇視,且因為立場固化,以致完全失去對話空間。以作為賴總統上任起手式的「國會改革法案」來說,原本黨籍立委可以如賴總統提醒,即使表決會輸,但仍然提出足以說服社會的論述。但執政黨一方面放任網軍、側翼,不斷污名化在野陣營;另一方面則展現出連小學生都不如民主素質,不服就施以肢體衝突。若賴總統繼續放縱黨籍立委以正義為名的暴力,則未來施政將寸步難行。這是台灣的第三個經濟考驗。

 對台灣來說,上述三大考驗,都需要全民的共識與合作才能克服。即使是雙少數總統,如賴總統所說:只要有民意當後盾就不是問題。因此,我們要提醒賴總統應以多數民意為依歸,從「操之在己」的開始做起。例如召開兩岸國是會議,提出能與大陸對話的共識與機制;約束黨籍立委回歸理性以文明問政。否則,若賴總統的任期內,只有朝野對立、人民仇恨、兩岸對抗,這絕非台灣之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三利多助攻 台積電再展雄風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廢除 監察院

藍白 財劃法

布局 黨主席

王義川 監控 資料

黃仁勳 演講

財劃法 修法

台灣好新聞
民視
TVBS新聞網
民視
陳揮文:若兩岸關係變好,2028我投賴清德一票 轟國民黨連在野黨都不會當「永遠無法執政」
對國民黨恨鐵不成鋼的藍營名嘴陳揮文對民進黨寄予厚望?他日前發下豪語,「兩岸關係這四年如果變好,2028大選,我投賴清德一票!」,陳揮文今天又在「飛碟晚餐」加碼承諾,如果賴清德內閣,未來四年內政、經濟、教育、治安、社福等做得很好,「2028我也投賴清德一票!」他痛罵,如果國民黨不知道在野黨要做什麼,永遠都沒辦法執政。陳揮文表示,這樣很公平,兩岸關係變好,投賴清德一票,內政做好,也投賴清德一票。「他做得好,還不投他,那我有病嗎?」陳揮文抨擊,你國民黨要民生提案,不要提爭議法案,你提什麼案呢?那是行政院提案、編預算,怎會輪到你呢?立委工作是審核預算、法案。你這四年幫助賴清德福國利民,你是加入民進黨嗎?有病嗎?也不用扯執政黨後腿,就讓他做。執政黨法案通過,要跟在野黨溝通。怎會是在野黨操心民生經濟、陸客沒來?兩岸關係不好是賴清德問題,干你什麼事呢?陳揮文砲轟,國民黨立委根本不知道在野黨要做什麼,還跟著起鬨,要廢除監察院,每天搞東搞西,修建花蓮高速鐵路、快速公路。你不是執政黨,你是在野黨!陳揮文建議,國民黨要回到兩岸政策大辯論、92共識怎麼辦,一定要跟黑金做切割,恢復經國先生當年的精神,不然你永遠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