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可望成英國近200年最大黨 保守黨魁選戰熱身中
中央社.2024年7月4日 17:41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4日專電)英國國會大選今天投票,根據最近一份大型民調,主要在野黨工黨可望成為英國自1832年以來國會最大黨。目前的執政黨保守黨則可能下週開始研議黨魁選舉規範;超過半數現任內閣官員恐在大選失去席次。

由選民直選產生的英國國會下議院有650席。根據總部位於倫敦的民調公司「輿觀」(YouGov)3日發布的資料,工黨可望在此次大選贏得431席,較所有其他政黨及獨立候選人贏得的席次總數多出212席,是1832年以來英國歷次大選國會多數黨與所有其他政黨及獨立候選人贏得的席次總數最大差距。

根據同一份民調,保守黨恐僅贏得102席。另一項同一天發布的民調More in Common也呈現類似結果:工黨和保守黨各取得430席和126席。

YouGov分析,現任保守黨政府過半數內閣官員、以及部分資深黨籍國會議員恐將失去席次,包括財政大臣韓特(Jeremy Hunt)、國防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下議院領袖摩丹特(Penny Mordaunt)。

「對中鷹派」色彩鮮明的前保守黨黨魁、「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英國共同主席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在下議院的席次也岌岌可危。現任黨魁暨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在自己的選區同樣選情不樂觀。

有「民調大師」之稱的資深政治學者、英國廣播公司(BBC)選舉新聞王牌分析師柯蒂斯(John Curtice)近日表示,蘇納克續任首相的機率極低,比在同一地點遭遇兩次雷擊的機率更低。不過,儘管保守黨高機率將失去執政權,「輸多少」仍有變數。

根據英國選舉規定,今天早上7時至晚間10時投票期間,廣播和電視媒體皆不得討論或分析選舉相關議題,且任何人在投票日當天皆不得發布選舉民調資訊。

「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今天清晨刊登柯蒂斯分析指出,保守黨「輸多少」取決於搖擺選民。

柯蒂斯分析,整體而言,在2019年上一次國會大選投給保守黨的人,比當時投給工黨的人,在此次大選更容易成為搖擺選民,人數比例約為2比1。

不過,即便在2019年投票表達支持的游離選民此次全體再投保守黨,他們也難重創工黨,不至於拉低工黨的領先優勢超過5個百分點。自5月底大選日期明朗以來,工黨的民意支持度穩定領先保守黨約20個百分點。

另一個影響選舉結果的變數是,投票和得票率如何轉換成具體的國會席次。國會席次取決於各選區「相對多數決」、「勝者全拿」的實際選舉結果,而不是全國性的支持度。

隨著選舉結果大致底定,各界後續關注焦點除了新政府的組成,以及定17日舉行的國會開議大典「御座致辭」將傳達新政府的立法及施政方向,另外還有保守黨的未來走向及黨魁人選。

另一方面,工黨長達14年未執政。此次若成功贏得執政權,在國際局勢變化快速且日益複雜的今天,工黨一上台即面臨9日登場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華府峰會、18日開幕且由英國主辦的歐洲政治共同體(EPC)峰會等對外事務硬仗,同樣有不少考驗。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3日報導,數名保守黨現任政府官員正勸說蘇納克允諾在大選落幕後,繼續擔任黨魁,直到新黨魁預計於9月選出,以確保黨內情勢穩定、有序交接。

不過,若蘇納克續任黨魁,這意味他必須在國會開議後的「首相答問」期間,與工黨黨魁、新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面對面言詞交鋒。辯論對手不變,身分卻調換,這樣的處境顯然不太令人愉快。

保守黨可能下週就會開會研議黨魁選舉規則,流程原則上是經黨籍國會議員投票後,篩選出得票數最高的兩名候選人,交由一般黨員決定。議員投票階段最快在7、8月之交國會休會前即可能完成,待9月新會期開始後,舉行一般黨員投票。

對台灣而言,較值得關注的保守黨新黨魁熱門人選包括具「對中鷹派」形象、主責安全事務的內政副大臣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

圖根哈特此次高機率將保住國會議員席次,曾於2022年競選黨魁落敗,但在同年9月首度進入政府任官、獲任命為內政副大臣後,持續累積黨內和國內聲譽。他也是相對「友台」的英國政治人物,曾數次在國會發言表達對台灣的支持。(編輯:田瑞華)1130704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土地 涉貪

聲押 桃園

生日 桃檢聲 禁見

董事長 涉貪

土地 收賄

海基會 涉貪 行為

中時新聞網
太報
中天新聞網
CTWANT
回應鄭文燦涉貪具保 賴清德:肅貪是目前政府重要工作
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疑涉貪汙案被保釋後,賴清德總統6日下午在台南灣裡教會參加91歲杜水泉先生追思禮拜後回應表示,「不分黨派,不問何人,只要涉及非法,檢調都應該查辦,勿枉勿縱。打詐、掃黑、肅貪是目前政府重要的工作,目的是要維護國家的生存發展、社會的安定,以及回應人民深刻的期待。」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