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最愛罵人是狗? 口語傳播專家剖析:柯P失言風格源自「這個理論」
信傳媒.2023年7月3日 10:06

柯文哲曾說過一連串跟「狗」有關的爭議發言。(圖片來源/臉書@柯文哲、台灣民眾黨-台中市黨部)

民眾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憑藉著「有話直說、我行我素」的說話特色,獲得普遍年輕選民的支持,甚至在本月多家2024總統民調中,多次擠下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緊追在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之後。

不過,「有話直說」的柯文哲自2014踏入政壇以來,曾多次出言不遜,包含說出「罵人是狗」、「郝龍斌可以去死一死」、「被強暴的比被誘姦的便宜」等爭議性的發言,備受輿論抨擊。為了讓民眾理解,柯文哲失言背後的成因,《信傳媒》日前專訪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簡稱「口傳系」)副教授胡全威,透過學術理論,剖析柯文哲「失言風格」背後的脈絡。

罵人不離「狗」字,柯文哲連自家人也不放過

柯文哲近日主張重啟服貿,遭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質疑,是為了討好北京;當柯文哲被媒體問及此事時,反酸民進黨放狗咬人,影射洪申翰是隻「狗」,更一度脫口「早就想把他踹下去!」

事實上,這並非柯文哲首次用「狗」拿來當隱喻罵人。曾任民眾黨中評會主委的林恕暉,也曾被柯文哲罵狗,最終退黨,兩人不歡而散。

2022年4月,在地方選舉佈局上,民眾黨在苗栗縣的議員提名爆發爭議,黨內中評會調查認定有「關鍵瑕疵」,建議撤銷提名、重啟初選;不過,柯文哲卻痛批,中評會為什麼要查?甚至劍指當時兼任立委賴香伶辦公室主任的林恕暉,並辱罵他:「誰家的狗,自己回去管好」,不僅讓賴香伶當場飆淚,事後柯文哲雖道歉,但林恕暉仍憤而退黨。

此外,2018年1月,時任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在臉書抨擊,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兩岸一家親」的主張,並直言:「按柯的邏輯,應會肯定希特勒。」當時,柯文哲受訪時回擊,「你在馬路上走,如果巷子口,有狗衝出來咬你一口,你怎麼辦?難道你也衝上去咬那隻狗嗎?不用吧?」記者追問「你是暗諷他是狗嗎?」柯僅笑說,「你是哪一台的?」

柯文哲失言是「操作」?還是本色演出?

根據《從「政治素人」到「首都市長」:柯文哲的政治語言分析》學術論文指出,柯文哲在參選期間有5種語言風格,包含「有話直說、不假修飾」、「庶民氣息的親和力」、「機智幽默的應答對策」、「爭議性言論」、「迴避」;2014年上任市長後,甚至增加「我行我素」的特色。

以語言學、政治修辭的學術角度來分析,柯文哲自政壇掘起以來「有話直說、不假修飾、我行我素」的說話特色,是幕僚的刻意操作?還是本色演出?世新大學口傳系副教授胡全威接受《信傳媒》專訪時指出,若是短期、偶發性的政治失言,可能可以判定為幕僚操作,不過從柯文哲2014年出道以來的長期觀察下,不難看出他的語言風格具有一致性,因此應該可以排除「刻意操作」的可能性。

柯文哲的「口不擇言」,是一種素人語言

胡全威教授進一步列舉「柯文哲失言語錄」,2015年至2018年期間柯文哲曾說過:「30歲以上女性有3成未婚是國安問題」、「郝龍斌可以去死一死」、「國際扶輪社社友是肥羊」、「被強暴的比被誘姦的便宜」、「日本女孩子比較漂亮,台灣有些女性素顏直接上街嚇人」等等。胡全威點出,事實上,綜觀柯文哲上述的發言可以發現,柯的言論是一種「素人的語言」,包含罵人是「狗」這件事,從台灣影視節目、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發現是一種「常民語言」。

愛罵人的柯P,滿足當今社會對「媒介真實性」的渴望

胡全威分析,從柯文哲的失言行為上可以總結出3項脈絡,首先根據「媒介真實性」(mediated authenticity)理論來看,面對當今社會充斥著公關行銷的包裝話術、政治人物的假掰形象,普遍民眾更希望能看到政治人物、名人的真實面貌,因此現在觀眾比起看節目會更喜歡看直播。

「從live直播中可以看到名人們在鏡頭前的NG畫面、講錯話、犯錯等等這些真情流露的場景,」胡全威舉例,包含早年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前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總統蔡英文跟網紅蔡阿嘎拍影片等等,都能從中發現民眾對「媒介真實性」的渴望,大家都想一窺政客的真實面貌。

媒介真實性起源於人們對「平等」的渴望

胡全威接續指出,「媒介真實性」的源頭其實就是人民追求「平等」的渴望。平等的價值從最早的「貴族vs.平民」、「男人vs.女人」、「黑人vs.白人」到「有錢人vs.窮人」,這股嚮往平等的趨力,在歷史洪流裡沖垮過往的階級、種族、性別等制度。

「所謂媒介真實性就是在沖垮『偉大人物』的形象!」胡全威說明,這些高高在上的政治人物,也會口出穢言、會#metoo,對於民眾來說,這才是真實「人類」該有的面貌。民眾在柯文哲身上,看到了真實的樣貌,一個身為平民也有的樣子。

本人性格+媒體機制,形塑了柯文哲的「失言風格」

過去川普曾說:「我利用媒體的方式就跟媒體利用我一樣,就是為了吸引注意力。等我得到所有人的注意力,就可以用到對我最有利的地方。如果你不怕坦白說話,如果你做事跟別人不太一樣,如果你說一些聳動的話,如果你全力回敬攻擊你的人,那媒體肯定會愛死你。所以有時候,我說一些驚天動地的話,就是為了給媒體業者他們要的東西,然後利用媒體建立我自己的論點。」

胡全威解釋,如果柯文哲今天說「我們要改善現況」、「民進黨不該這樣說」新聞會報導嗎?不會;但如果柯文哲罵「放狗咬人」媒體就會瘋狂的報導,在傳播媒體喜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機制下,當柯文哲發現自己亂說話時,得到了更多媒體曝光,就會讓他持續做出這樣的發言。

總的來說,胡全威表示,柯文哲的失言風格,也許是源於本人的性格而起,但另一股趨力是,當他發現自己失言時,不僅得到更多篇幅的報導,更獲得年輕選民的喜愛,就會讓他獲得「鼓勵」,支持他下次做出同樣的發言,甚至幕僚也會建議柯這麼做。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陳建州捲性騷 暫停PLG執行長職務》婦團拒收黑人千萬捐款 連署提3訴求 「不讓受害者一個人!」
香港人在台灣》移民門檻提高最難熬是不確定感 還在等的人是真的喜歡台灣…
卵巢功能的隱形殺手—慢性反覆陰道發炎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身分證 文件 塗黑

郭智輝 電價

賴清德 出席 黃埔

行政院 提出 國會

賴清德 引戰

民眾黨 出席 海峽

中時新聞網
CTWANT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數位ID資料「塗黑、打馬賽克」畫面曝 綠委:沒發現瑕疵
行政院在110年暫緩推動換發數位身分證,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成立「數位身分證換發政策及預算執行專案調閱小組」,但內政部提供的資料竟「全被塗黑」,還稱「依法未便提供」。藍委痛批,很多書面資料遮蔽塗黑,根本文字天書,質疑是否有圖利廠商行為,將提案全數凍結或刪除6000多萬元維護費。綠委吳琪銘則稱,翻閱過資料,未發現重大瑕疵。名嘴歷史哥李易修揭露快速翻頁畫面,資料果然全被塗黑的景象讓人驚呆。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