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總裁選戰:岸田展現的是什麼樣的「堅持」
nippon.com.2024年8月20日 08:10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14日宣布不參選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三年前(2021年)8月26日,岸田挑戰當時的首相菅義偉政權,並表示「我們國家的民主正處於危機之中。」然而,如今的岸田卻被同樣的批評浪潮阻擋了前進的道路。(文中省略敬稱)

乾脆地宣布不參選

14日上午11點半,岸田在臨時召開的記者會上,一開頭就意外地以乾脆的表情宣布了重大決定:「最簡單展現自民黨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我退出。我不會參選即將到來的總裁選舉。」

從表面上來看,岸田的情況與菅義偉相似,兩人都無法抵擋自民黨內部要求他們「下台」的聲音,在總裁選舉前夕被迫放棄參選。局勢也如出一轍,菅是因爲沒能妥當應對疫情,岸田則因處理政治獻金問題不夠徹底,雙雙失去民眾支持,使內閣支持率跌至最低點。

然而,菅義偉在宣布不參選時,他以疫情對策與總裁選舉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兩者無法兼顧的「藉口」,流露出遺憾之情。相較之下,岸田則堅定表示「作為組織的領導者,承擔責任時毫不猶豫」,這一點有所不同。

那麼,岸田是在什麼時候決定不參選的呢?

一位經常與岸田會面的政府高官近期表示:「很確定首相在尋求連任,與他見面時可以強烈感受到他的意願。」據這位高官所言,即使要與在民調中最受歡迎的前幹事長石破茂對決,只要岸田提出不解散眾議院、不舉行總選舉的條件,他在國會議員中的支持票依然佔有優勢。

岸田在6月21日國會會期結束的當天記者會上,突然提出一系列因應物價上漲的新政策,例如恢復補助電費與瓦斯費,以及發放臨時補助金給靠年金生活的人等,這些政策都會延續到總裁選舉期間。儘管他一直強調需要消除派系,但國會會期結束後,他卻頻繁與自己所屬的岸田派議員會晤。如果這些都是為了連任總裁所做的鋪陳,那麼勢必需要進一步說明,最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原本強烈的連任意願被澆熄了。

在14日的記者會上,當被問到「做出決定的時機」時,岸田並未直接回答具體時間點,只表示:「在展現政治家的堅持上,為了恢復自民黨的信任,必須選擇退讓,因此做了這個決定。」

然而,在問答前的演講中,岸田表示:「早在政治獻金事件發生之時,我就已下定決心,心裡早有定見。」如果這是他的真實回憶,那麼故事會變成岸田早在一開始就已決定退出總裁選,但出於「政治家的堅持」而故意展現出競選的意願。

早在春天就已決定?

筆者從岸田的親信之一那裡聽到一個基於6月21日記者會質詢的「岸田不參選說」。其中一段內容如下:

記者:「從首相您的表情和語氣中,我感覺您似乎非常疲憊。請問您的精力還充沛嗎?」

岸田:「如果我看起來很疲憊,那是我的表現不足之處。我的精力非常充沛,絕對沒有疲憊之態。」

乍看之下,似乎焦點會放在岸田強調自己「精力充沛」的反駁上,但親信卻有不同的解讀。「作為首相,一旦展現出弱點,就應該是決定辭職的時候了。所以當他說出『這是我的表現不足之處』時,我就知道,啊,首相已經下定決心了。他已經沒有打算繼續做下去了。」

在通常國會的尾聲,坊間普遍認為岸田能夠再次當選總裁的唯一條件,就是在下一次眾議院選舉中「維持住政權」。因此,即便預期席次會減少,也有傳言稱岸田會強行解散眾議院。然而,在岸田宣布不參選後,再次詢問他的親信關於決策時機時所得到的回應是,「早在春天就已決定」。這可能意味著普遍的認知需要大幅修正。

岸田政權的誕生,本質上就是對安倍晉三和菅義偉這些強勢政權運作方式的一種反動。最具象徵性的表現就是岸田在三年前宣布參選時,手舉著自己親自聽取民眾意見的筆記本,強調他的「傾聽能力」。

缺乏定見的「臨機處置」已達極限

在政策方面,岸田在安全保障上屬於「鴿派」,財政上則強調「平衡」,這與安倍和菅政權的方針有所不同。特別是岸田所提出重點政策,便是從擴大經濟差距的全球資本主義,轉向重視再分配、促進中產階級復興的「新資本主義」。

然而,部分經濟界人士抨擊岸田的構想,認為其帶有「社會主義色彩」,支持安倍經濟學的右派勢力也因此警戒感增強,迫使岸田不得不進行修正。如今,「新資本主義」已經淪為口號,內容變得模糊不清。

在安全保障方面,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世界迅速轉變為冷戰型的對立結構,岸田在「今天的烏克蘭可能就是明天的東亞」這一口號下,推動修訂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其中包含大幅增加防衛費用,以及保有對敵方基地攻擊的能力。

關於防衛費增加的財源問題,岸田表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並提出部分資金將透過增稅來籌措。這是對安倍派試圖通過增加國債來支付防衛費的牽制,直到2022年底,岸田仍然堅持「財政紀律」的立場。


在家鄉廣島舉行G7峰會時,岸田文雄首相正處於政治生涯的巔峰(2023年5月21日,時事通信社)。

然而,到了2023年1月,當岸田提出「異次元的少子化對策」時,開始轉變起政策。儘管這項政策會產生巨額費用,但財源的考量卻被擱置。同年秋天,他突然推出了定額減稅,聲稱要「回饋稅收增加的部分」。這只是為了擺脫「增稅眼鏡」這個外號而取悅大眾的政策。

有力部會的高層回憶道:「在處理防衛費財源問題時,局勢還是比較緊張的,但從提出『異次元的少子化對策』開始,情況就變得不對勁了。那是岸田政權的轉折點。」

2022年發生的安倍遇襲和國葬事件,隨之而來的舊統一教會問題,以及2023年底爆發的政治資金派對收取回扣問題,這些由黨內最大派系安倍派引發的事件和醜聞,讓岸田政權忙於應對,這也是岸田政權的特徵。

在這段期間,岸田主導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向舊統一教會提出解散命令、推動黨內派系的消解、親自出席政治倫理審查會,以及大幅降低派對券公開購買標準額等。雖然這些措施相較以往可能都算是「有所改善」,但對於支持率的回升卻毫無幫助。

這可能是因為岸田所採取的每個行動,總是顯得「臨時應付」,在國民眼中並沒有展現出有定見的政治信念。儘管岸田政權推動了多項重大政策轉變,例如修正異次元金融寬鬆政策、修復日韓歷史關係等,但最終還是無法撕下不受歡迎的標籤,即將下台告終。

古賀攻 [作者簡介]

公益財團法人nippon.com常務理事。1958年出生於佐賀縣。明治大學政經系畢業後,1983年就職於每日新聞社。歷任政治部長、編輯構成局次長、社論委員長。2024年起任現職。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高雄 市長

飛官 謝沛勳 獲救

台灣 嚇阻 法案

蔡正元 記者 陪睡

賴清德 探視 謝沛勳

立院 開議

信傳媒
中時新聞網
台灣好新聞
中廣新聞網
藍營公布民進黨介入基隆罷免事證 黑函與罷樑團體文宣一模一樣
中國國民黨今(12)日召開「民進黨介入基隆罷免自打臉,廣發黑函不演了」記者會,立法委員李彥秀、發言人楊智伃以及基隆青年代表林廷翰等出席,質疑民進黨積極介入基隆惡罷歷歷在目,卻要與罷樑團體切割,讓罷樑志工們情何以堪?他們指出,現在的民進黨根本是「不認輸、不檢討、不長進」,拿基隆市民的權益、基隆市政建設來做政治鬥爭的籌碼,獲取林右昌個人的政治利益,這絕非基隆之福。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