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會亂象會是常態嗎?
美麗島電子報.2024年7月21日 07:00
立法院長韓國瑜。圖片來源:中央社
立法院長韓國瑜。圖片來源:中央社

立法院16日休會,第十一屆第一會期共通過55個議案(其中40個法律案),立法院長韓國瑜說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但與過往一會期動輒通過上百案明顯無法相比,也創下12年來的新低。新國會第一會期打打鬧鬧、社會觀感不佳,效率也明顯不彰,問題究竟出在誰身上?是韓國瑜「喬」的功力不夠,還是另有原因?

從1993年國會全面改選後的第二屆立法院至今,通過議案數最低的是2012年2~5月的第八屆第一會期,僅通過了15個議案(11個法律案),主因是馬英九連任後在3月宣布萊牛「有條件解禁」(牛豬分離、排除內臟),以及4月的「油電雙漲」。

除該會期外,個別會期通過議案總數低於本會期的要上溯到1993年2月到1999年1月的立法院第二、第三兩屆,都是超過20年前的事了。近年只有2020年蔡英文連任第十屆第一會期通過62議案(39個法律案),與今年的情況接近。

立法數量不等於立法品質,早年立法院會期最後清倉,甚至可以5小時通過41個法案,很多案子根本無關痛癢,完全是拚數字而已。但立法院這個會議的品質也明顯不佳,花東條例、解除赴陸禁團令、健保點值調高都是主決議對行政部門沒有實質約束力,《證交法》要求上市、櫃公司加薪也沒罰則,沒有絲毫強制力。

一整個會期下來,民眾只看到立法院打了一場又一場,藍、綠、白三黨吵成一團、各種花招百出,卻搞不清楚他們在吵什麼,也看不出到底通過了哪個法律,能讓國家社會變得更好。

國會亂成一團、效率不彰,最直觀的原因是朝小野大,另外就是一個會期有兩個閣揆,要進行兩次施政報告和備詢,壓縮了法案審查的時間。但2000年陳水扁剛上任的第四屆第三會期,同樣面臨上述兩個情況,卻通過了93個議案(84個法律案)。馬英九上任的第七屆第一會期是國民黨完全執政,但也面臨換閣揆,則是通過71個議案(50個法律案);蔡英文上任的第九屆第一會期是民進黨完全執政,也同樣換閣揆,則通過了106個議案(52個法律案)。顯然,朝小野大、憲政空窗期、換閣揆,都不能解釋今天的情況。

若用生產線來比喻立法,法案要完成三讀、工廠要產出產品,必須要前端有材料、有藍圖知道要生產什麼。法律的草案只能由政府和立委提出,前者主要是行政部門,後者主要是在野黨,行政院和在野黨如果提不出切實可行的草案,最終自然就不可能完成立法。

而規劃哪些法案要通過以及立法進程的就叫「立法計畫」,一如工廠生產線的設計圖,規劃每個流程該裝上什麼部件以及最終產品的模樣。以往執政黨經常會喊的「優先法案」,也是源自於此。

但這個會期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執政黨、一個暴衝的在野黨」,行政部門至今沒有提出立法計畫,沒有告訴國人優先施政需要的法案,只聽到民進黨不斷的在「say no」,說這個違憲、那個不對,就是從來沒有講過自己需要什麼、想要過什麼?這和陳水扁、蔡英文當初執政時截然不同。陳水扁執政時朝更小、野更大,但陳水扁有目標、有想做的事,所以會有「衝突、妥協、進步」,而如今的賴清德政府卻沒有想法、沒有想要改變的事,所以就只剩下「衝突」。

國民黨身為國會最大黨,理論上也應該要做些成績,才不負人民之所託。但國民黨也一樣沒有立法計畫,想到一齣是一齣,「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到二讀前才拿出藍白整合版,花東條例亂喊一通、選罷法版本一變再變、財劃法連內部都沒整合就放話要限時立法。結果國會改革搞出青鳥行動,花東條例以決議草草收場,選罷法打了一架不知所蹤,財劃法現在已經不提了。

或許是過去八年被民進黨的國會多數壓制太久,急於想要出一口悶氣,或許是在野太久,已經忘記該怎麼做國會最大黨、忘記負責任的政黨該怎麼做,過去幾個月的國民黨立院黨團不斷的用膝反射代替大腦,以為只要跟民進黨對著幹、就能獲得藍軍無條件的支持,就能引起社會的共鳴。

立法院是最高的立法機關、是人民集體意志的代表,而不僅僅是政黨的角力場;立法的過程也不能是閉門造車,而是一個社會不斷對話的過程,反應社會跟人民的需要。「法案未審,論述先行」本該是立法的常態,告訴社會自己為什麼要立這個法,背後代表怎樣的價值,並隨時不斷修正不足之處;但國民黨卻完全反其道而行,事前不跟社會溝通、不跟支持者溝通、不跟執政縣市長溝通,事後倉促收場、倉皇落敗,也完全不給任何說辭。

國民黨在委員會跳過所有跟社會對話的機會,動輒把法案整包丟到朝野協商,讓韓國瑜去擦屁股,要不就在院會抽出逕付二讀,還理直氣壯地把花東、離島、被點名罷免立委等少數的利益,放在中間選民的利益之上。

藍綠兩黨在立法院一樣無能無謀、一事無成,但綠營至少成功塑造了國民黨很亂、很惡劣、違法亂紀的形象,獲得綠營基本教義派的支持,為「大罷免」凝聚了一定的能量。而國民黨卻連基本教義派都沒能討好,連陸配取得身分證六年改四年都不敢碰,核能延役也沒完成立法,「講了歸畚箕,做嘸一湯匙」,既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

立法院第一會期成績差,朝野或許會推稱是彼此都是新的局勢、新手上路,但下個會期要做什麼,現在總該想清楚、講清楚了吧?只要能夠拿出立法計畫,依照計畫說服民眾,民眾自己就可以檢驗藍綠兩黨是否言行如一;如果到下會期開議還提不出立法計畫,民眾對兩黨也不必有什麼期待,這會期的亂象也必將成為常態。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傳出 沈慶京

澎湖 勗勉 國軍

民眾黨 黃國昌

柯文哲 禁見

京華城案 收押

高雄 國賓 改建

民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15年來起訴逾1.5萬人 最高檢統計:貪瀆定罪率達77.7%
為實現廉能政府目標,各地檢署全力檢肅貪瀆案件。最高檢察署公布,自2009年至2024年7月止,各地檢署共受理貪瀆案件1萬2000件,起訴1萬5623人,定罪率為77.7%。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