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贏選戰 公然霸凌「這2個」無辜受害者!李艷秋嘆:台灣好悲哀
中天新聞網.2022年10月2日 15:12

記者陳弘美/綜合報導

距離年底選戰只剩1個多月,資深媒體人李艷秋直言,這場選舉,已經出現2位被霸凌的無辜受害人一位是被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和國安局長陳明通誣陷為抄襲者的余正煌;另一位就是被媒體人周玉蔻指稱是晶華緋聞案女主角的前中國小姐張淑娟,李艷秋稱,她要為2位被霸凌者鼓掌,因為他們都沒有忍氣吞聲,站起來反擊,但正因如此,「在號稱民主人權的台灣,這掌聲,好悲哀」!


圖說:資深媒體人李艷秋。(圖/李艷秋臉書)

李艷秋今(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場選舉,已經出現2位被霸凌的無辜受害人,一位是為了洗脫論文抄襲,被林智堅和指導教授陳明通誣陷為抄襲者的余正煌;另一位是被媒體人蔡玉真和周玉蔻指稱是蔣孝嚴晶華緋聞案女主角的前中國小姐張淑娟,「這2位被霸凌者,都沒有忍氣吞聲,他們選擇絕地反擊,狠狠地教訓霸凌者,為自己爭得清白」。

首先,李艷秋指出,林智堅台大論文抄襲案,從發生到現在已經2個多月,複習一下余正煌如何被霸凌,林智堅說是他把民調資料提供給余正煌寫論文,指導教授陳明通說林智堅的原創性較高,還稱先修正了林的論文,再將林稿給余生參考,余生只不過先畢業而已,原先始終未出聲的余正煌不再沈默,請律師發聲明捍衛清白,卻引發更強烈的霸凌,林智堅指責余不厚道,顛倒是非,好心被雷親,鄭運鵬說余前面感謝,後面拆橋,蔡英文總統再補一腳,說任何看過兩本論文的人都相信林智堅沒抄襲,直到8月9日台大學倫會認定林智堅抄襲,撤銷其碩士學位,余正煌續提刑事自訴,告林智堅侵害著作權。

李艷秋直言,這過程明白看出,台大論文案一開始,府院黨口徑一致,明指暗喻就是要余正煌吞下抄襲的責任,背負抄襲者的臭名過一輩子;余是調查局官員,陳明通是長官,也是他正在攻博士的指導教授,加上號稱美國教授翁達瑞的助威和側翼網軍的攻擊,甚至連總統都參與圍剿,可以想見壓力有多大。余正煌卻選擇回擊,而且節奏明快,先發聲明,坦然面對台大學倫會的調查,還其清白後,續告林智堅侵權,還用司法將翁達瑞的真實身份曝光,分毫不讓;余正煌的反擊,是對國家機器聯合霸凌最沈痛的抗議。

其次,李艷秋稱,她曾訪問過張淑娟,當時張淑娟剛在國際選美賽中得獎,名聲如日中天,她問張社會對選美佳麗總有謠言出現,會不會有心理壓力?張回說「謠言對她沒影響,她還是做自己」。30多年後,當時的訪問有如神預言,年近6旬的張淑娟,面對如此天外飛來的恐怖謠言,「怎麼沒有影響?如何能做自己?鏡頭上的她憔悴無助,想為自己尋求一個公道,卻被霸凌者追得不知往哪躲,她和大多數人一樣,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會被選中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李艷秋指出,但張淑娟還是站出來,面對人生中最難堪的場面,這是張能做回自己唯一的方式,司法或許會還張清白與公道,但是這段時間被霸凌的陰影,真的能夠讓張淑娟重回往日的寧靜嗎?

對於張淑娟的眼淚和痛苦,李艷秋感嘆,是許許多多被霸凌者的縮影,張淑娟和余正煌雖然同為被霸凌者,但是余正煌懂法律,也了解國家機器如何運作;張淑娟是一個沒有麥克風,連自媒體都空白的人,張的反擊看似慌亂無助,但卻引起社會強力的反彈和憤怒,這將匯集出一股能量,代替其對霸凌者展開反擊,她要「為2位被霸凌者鼓掌,在號稱民主人權的台灣,這掌聲,好悲哀」!

延伸閱讀
吳子嘉爆密會柯P談參事缺?沈慧虹嗆抹黑 柯文哲回應絕了
民進黨把競選旗插進國小校園!家長狂抗議 陳時中說話了
影/擔任陀螺比賽大魔王卻無法進校園!陳時中尷尬回:有些家長有意見

更多相關新聞
賴清德稱「北市是疫情的開始」陳時中急滅火
北市棄保延燒 蔣陳黃不以為然
不演了!徐耀昌喊鍾東錦是接班人 謝福弘當選苗栗會完蛋
綠派系角力 選情冷到動員疲乏
「追殺高虹安」名單冠軍!一天暴增6千粉絲 林智群:謝謝妳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身分證 文件 塗黑

郭智輝 電價

賴清德 出席 黃埔

行政院 提出 國會

賴清德 引戰

民眾黨 出席 海峽

中時新聞網
CTWANT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數位ID資料「塗黑、打馬賽克」畫面曝 綠委:沒發現瑕疵
行政院在110年暫緩推動換發數位身分證,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成立「數位身分證換發政策及預算執行專案調閱小組」,但內政部提供的資料竟「全被塗黑」,還稱「依法未便提供」。藍委痛批,很多書面資料遮蔽塗黑,根本文字天書,質疑是否有圖利廠商行為,將提案全數凍結或刪除6000多萬元維護費。綠委吳琪銘則稱,翻閱過資料,未發現重大瑕疵。名嘴歷史哥李易修揭露快速翻頁畫面,資料果然全被塗黑的景象讓人驚呆。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