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之盾》親中三箭,「侯康」要把台灣「銃康」成香港?
新頭殼.2023年12月1日 10:16

筆者指出,侯康的親中三箭,只會讓台灣和中國綁得更緊,就像香港一樣。一旦侯康真的執政,只怕會把台灣「銃康」成下一個香港,不得不謹慎以對。   圖:林昀真/攝  (資料照)

[Newtalk新聞]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在藍白破局後找來象徵深藍、戰鬥藍的趙少康擔任副手。「侯康配」一成形,馬上公布了三個中國政策,包括重啟ECFA、承認九二共識、以及宣示將大量開放陸生來台就業。這三枝箭將善意射往中國後,中國國台辦馬上回應這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正確道路」。當全世界多數民主國家正在重新制訂中國政策,紛紛採取去風險、降低依賴的戰略,國民黨的「侯康配」卻反其道而行,宣示一旦執政將採取更親中、迎合中國的路線,讓許多人產生了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過去幾年發生一連串影響中國國際形象的大事。先是美中貿易戰、接著北京撕毀一國兩制的承諾打擊香港民主法治、然後從武漢傳出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社會經濟、再到兩年前爆發俄烏戰爭,中國選擇與侵略者站在一起。這一連串事件,使得中國成為多數民主國家設定為潛在威脅的對象。尤其在俄烏戰爭後,台灣更是首當其衝,全球都高度關注中國是否會動用武力侵略台灣。在這樣的背景下,絕大多數民主國家包括全歐盟、美、日等國,紛紛對中國採取「去風險、降低依賴」、一種預防式的戰略方針,而站在威脅最前線的台灣,確有政黨與總統候選人搬出了更親中的政策主張,相當令人詫異。

侯康日前提出的親中三政策,包括經濟上更依賴中國的ECFA、政治上只剩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社會上更易遭統戰的開放陸生就業。我們拿香港為例,可以看到這樣的路線帶給香港無法挽救的下場。先從經濟來看,香港回歸後,從一個連結世界的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變成高度依賴中國的一個金融城市,使得香港的經濟和中國綁在一起,當前也面臨嚴重的失業、通縮、企業外移的危機。以股票市場和股市總值為例,港股在近年來持續重挫、資本出走、市值下滑;台股則是穩定成長,反映了香港經濟依賴中國市場後的困境。

再以政治上來看,中國對香港承諾的一國兩制50年不變,結果不到25年,就爆發了反送中、雨傘革命,北京更以港版國安法、愛國者治港等手段,終結了香港的民主法治。如今香港自由派的人士不僅被迫出逃,中國甚至繼續全球搜捕,香港已經只剩下親中的建制派,民主法治成為歷史。在香港慘痛的經驗下,北京繼續對台喊話,堅持對台灣的一國兩制。習近平已經將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劃上等號,九二共識早已經沒有各表空間,只剩下一個中國的框架,等於消滅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

最後是社會上的例子。香港在反送中運動、港版國安法制訂之後,出現了大批的移民潮,而中國則是大量出現往香港移居的現象。如今的香港,社會結構持續「中國化」,大批的中國學生、就業人口的移入,表面上取代了逃離香港的港人,但本質上已經讓香港失去自主性。依據一份香港的民調,在回歸25週年,大批中國人移入香港就學就業之後,香港人的自我認同出現歷史新低,而中國認同則是歷史新高。這顯示社會上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質變,香港的自主性在身份認同已經從根本上開始消減。香港的學者分析,這個現象在年輕世代尤其嚴重。30至39歲群組的年輕人,更認同「中國人」身份,這對北京官方而言或許有所鼓舞,也對未來北京對港採取「人心回歸」的工作有所啟示。

回到台灣來看,國民黨的侯康配大膽的主張重啟ECFA、接受九二共識、甚至宣布將大量開放中生來台讀書與就業。從香港的例子不難看出,侯康的「親中三箭」將分別影響台灣的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在經濟上,ECFA將加深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未來台灣將與中國經濟更緊密連動;在政治上則是塑造出「台灣接受一國兩制」的國際形象;在社會上則是由下而上會改變身份認同,台灣的自主性也將會被嚴重侵蝕。

不僅如此,中國使用經濟脅迫達成政治目的,已經是全球皆知的危機。因此各民主國家莫不以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採取去風險戰略來應對。北京對台灣的經濟脅迫自然更是嚴重,侯康的親中政策,不但無法減輕北京對台經濟脅迫的風險,反而主動迎上去,把軟肋交給北京,在經濟與社會上都更容易讓北京對台進行統戰。當前中國自身的經濟、社會都已經面臨挑戰,例如失業問題嚴峻、爛尾樓充斥、地方財政緊縮、民心出現不安等問題。侯康的親中三箭,只會讓台灣和中國綁得更緊,就像香港一樣。一旦侯康真的執政,只怕會把台灣「銃康」(台語,扯後腿、背後捅刀之意)成下一個香港,不得不謹慎以對。

作者: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出兵犯台?雷根國防調查:72%美國民眾支持正式承認台灣獨立
趙子龍來爭權?綠委:侯友宜是趙少康認證的阿斗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國會 改革 覆議案

身分證 文件 塗黑

郭智輝 電價

民眾黨 出席 海峽

韓國瑜 生日

出席 黃埔校慶

今日新聞NOWnews
中天新聞網
臺灣時報
太報
藍鷹戰青鳥!覆議案表決日國民黨動員情況曝
[NOWnews今日新聞]國會改革覆議案即將在本週進行表決,民團號召連三天包圍立法院抗議,要讓青鳥重返立法院,而國民黨也已經借到21日青島東路、鎮江街到林森南路這一段的路權,屆時將上演「藍鷹戰青鳥」。...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