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勝選對全球有何意義?《BBC》專文分析
今日新聞NOWnews.2024年6月26日 20:28

▲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首場候選人辯論將於當地時間6月27日晚上9點(台灣時間28日上午9點)舉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首場候選人辯論將於當地時間6月27日晚上9點(台灣時間28日上午9點)舉行,這場眾所矚目的辯論會預期也將影響今年11月總統大選的結果。儘管選情仍不明朗,但《BBC》指出目前民調顯示川普有望重返白宮,並對其重掌權力後如何影響全球進行撰文分析。

在該篇文章內,《BBC》針對烏克蘭、以色列、中國、北約政策、移民議題、氣候變遷等各方面進行討論。首先在國際事務方面,川普對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持批評態度,曾表示當選後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這讓外界擔憂他可能「迫使烏克蘭向俄羅斯妥協」的態度;拜登政府則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並強調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對於以色列政策,川普在任期間公開支持以色列及其右翼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促成了多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協議;拜登維持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但在一些政策上與川普不同,例如恢復對巴勒斯坦的援助。

此外,川普也曾多次威脅如果其他北約成員國未達到國防支出目標,美國將退出北約,競選網站更稱他將「從根本上重新評估」北約的宗旨和使命,相較之下拜登則多次強調美國對北約的承諾,並重申北約的重要性。

至於對中國的態度,川普在任內開啟了與中國的貿易戰,並建議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拜登同樣延續了對中強硬態度,而隨著南海和台灣緊張局勢加劇,川普陣營內有部分人士希望美國的安全政策能更加關注中國,《BBC》稱「川普拒絕透露他將採取什麼行動」,但也提及2016年大選獲勝後接受了台灣總統的賀電,打破了美國數十年來不與台灣有官方聯繫的政策,引發中國不滿,至於現任總統拜登則被稱為「迄今為止最明確表示美國將保衛台灣的領導人」。

國內的移民政策方面,拜登執政期間承諾在移民問題上採取更加「人道」的政策,並暫停或取消了川普時代的幾項邊境政策,川普則誓言如果當選,將推行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內驅逐行動,終止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權,並向墨西哥販毒集團宣戰。

至於美國的氣候變遷與能源政策方面,川普執政時就已經讓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這次更承諾會撤銷拜登提出的汽車尾氣排放法規、削減對風力發電的補貼,採取「鑽吧,寶貝,鑽吧」(Drill, Baby, Drill)的政策,透過降低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商的稅收,提供更便宜的能源;拜登政府則重新帶領美國加入《巴黎協定》,並且通過《降低通膨法案》向清潔能源和氣候倡議投入了大量資金。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回顧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經典名場面」!拜登川普糟糕狀況集一身
曾與川普、拜登辯論過!希拉蕊預測「川普套路」 曝3大看點
若川普勝選 美前國安官員:恐破壞「亞洲穩定」!揭4大可能變數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盧秀燕 新北

成功嶺 新兵

食藥 吳秀梅 拔官

陸委會 旅遊

國會 釋憲

陸委會 警示 國台辦

今日新聞NOWnews
華視
今日新聞NOWnews
TVBS新聞網
新北選戰李四川最強?他揭「韓川聯手」戰力
[NOWnews今日新聞]新北市長侯友宜將於2026年卸任,近日外界也不斷猜測國民黨將推派誰參選,由中廣、民意調查協會完成的民調顯示,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獲得最高支持。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點出,李四川...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