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大選2024:一文看懂選舉的重要資訊
BBC NEWS 中文.2023年10月6日 22:55
台灣2024總統大選 BBC

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在9月正式發佈台灣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告,並預估此次大選合資格的投票人數高達1950萬人。以下是BBC中文整理這次選舉的主要重點資訊。

日期:定於2024年1月13日投票。投票時間,由上午8時起至下午4時為止。

選什麼

此次每一位選民將投3張選票。包含1張總統及副總統選票、1張區域(或原住民)立法委員選票及1張政黨票。

有誰參選

2023年4月12日,台灣副總統、現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正式宣佈將角逐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後,代表民眾黨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及現任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及離開國民黨宣佈獨立參選的台灣富豪郭台銘都宣佈角逐大位,誰勝誰負將在2024年1月13日決定。

2020得票情況

2020年大選,由代表民進黨的現任總統蔡英文以817萬票比552萬票,大勝對手、代表國民黨參選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成功連任。

根據台灣中選會統計,2020年成功投下台灣總統,副總統票有1446萬4571人,投票率達74.9%,為歷屆台灣總統大選最高。

蔡英文與賴清德的得票率有57.13%;韓國瑜、張善政得票率則拿下38.61%,代表親民黨的宋楚瑜、余湘則為4.26%。

2020年一役,蔡英文也成為台灣民選總統史上最高得票記錄的總統,前總統馬英九於2008年曾拿下765萬得票數。

郭台銘在台北宣佈參選的記者會上發言(28/8/2023) Reuters
2023年8月,離開國民黨宣佈獨立參選的台灣富豪郭台銘。

如何參選

台灣總統、副總統選舉登記日期將從2023年11月20日起至24日止。候選人可以透過政黨推薦或「連署方式」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

非政黨人士透過連署方式申請登記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但本屆連署門檻為28萬9667人,11月14日前公告連署結果。

誰能投票

根據台灣法律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以上,以及在投票地居住達4個月以上,就可以投立委票及政黨票,居住達6個月以上可以投總統及副總統票、立委票及政黨票。

此外,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以外居住的人民可申請返回台灣行使選舉權。受理期間自至今年12月4日止,申請人必須在此期限,向其原戶籍地的戶政事務所辦理返台投票。

投票期間,受監護者(比如重大刑案犯人或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等)不能投票。

​怎麼投

投票當天,合格選民需攜帶國民身份證、印章、投票通知單。進入投票所後出示身分證後簽名(或蓋章或蓋指紋)領取選票。如果忘記帶投票通知單,還是能投票。

不能攜帶手機或相關錄音及攝影器材進入投票所。但一般投票所外會有選務人員代管手機等設備。

有效票及無效票

簽名或蓋私章投票都屬無效票。選民只能用選務所提供的工具圈選投票。如果選票因為被損導致無法辨別,投票站主任會判斷是否為無效票。

怎麼計票

計票全程公開,一般民眾都能在現場觀看,但未經申請同意不能錄像或攝影。

柯文哲(資料照片) Reuters
由柯文哲領導的第三勢力——民眾黨以「打破藍綠壟斷」,「打破意識形態掛帥」為口號,希望吸引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的支持(圖為柯文哲資料照片)。

禁止助選活動

投票當日,各政黨及候選人不可有任何助選活動。

一般民眾在投票所30公尺內,禁止宣傳或勸誘他人投票或不投票。

在投票所內撕毀或毀損選票也會觸法;穿著有關政黨或候選人的競選衣物、帽子頭巾都會被選務人員阻止;在投票所內比勝利手勢或其他指涉選舉人編號數字的手勢,都很敏感,亦可能觸法。

私章投廢票

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馬英九獲勝,但是他的得票數當中,卻少了他的智囊龍應台以及支持者、影星林青霞的兩張鐵票,因為兩位支持者都用了私章投票,在開票期間,被媒體拍攝到。

由於此舉違反了選舉不記名投票的規定,選票都算成了廢票。

以暢談民主政治知名的政論家龍應台當年自嘲自己是「全世界傻妞一號」,希望大家以她為鑒,不要再拿私章投票。

台北街頭 EPA
預估此次大選合資格的投票人數高達1950萬人。

「幽靈票」是什麼

由於有戶籍地投票這一規定,一些選民在支持的候選人確認參選之後,就會在至少六個月前把戶籍地遷到該地,預計投票支持他們。

但是如此「玩轉戶籍」並不為台灣政府支持。

一來,有台灣家庭販賣戶籍給一些人,為著讓後者家庭的學齡兒童能在家長心儀的學區學校就讀;再者,「幽靈選民」亦是每次選舉的話題。

「幽靈選民」指的是在人口數低的地方(表示當選票數通常差距不大)出現的幽靈人口。

排隊投票 Reuters
台灣選舉一向激烈;圖為幾年前選民排隊等候投票。

一宗離譜案例是2018年底台灣地方選舉及公投時,離島綠島被發現有數十人一起遷入一處已經成為廢墟的戶籍房屋。

遷戶口過去的人,多數住在北部,也非親友,卻突然一起遷入一個離島戶籍,被檢察機關認為他們可能收取某候選人利益,販賣自己的戶口,搬遷到離島戶口,並在當天投票給某一候選人。

相關案例曾經發生在1992年,前民進黨主席黃信介在花蓮立法委員競選中雖然獲勝,但台灣檢調發現對手在一些地方的得票數,比法定合格的選民人數還多,也就是出現「幽靈選票」,此案也在當年台灣政壇造成不小漣漪。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記者 盯梢 節目

賴清德 釋憲

高虹安 拜會 韓國瑜

國會 職權 修法

周杰倫 巨蛋

國會 釋憲

鏡週刊Mirror Media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放言 Fount Media
中國派人進棚盯梢?劉寶傑節目氣炸自掌嘴 怒嗆再影射就提告
《自由時報》日前報導台灣某政論節目製作,遭中共官媒《新華社》駐台記者趙博介入,甚至錄影時進棚盯梢,儘管趙博已在5月20日離台仍掀起討論。對此被外界影射的《關鍵時刻》主持人劉寶傑26日氣到在節目自掌嘴巴,發毒誓說若節目任由中共指手畫腳「你半夜可以把我抓走!」並痛批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既然2個月前就掌握,怎還讓對方跑掉,要放話的人給個交代、把人揪出來,不要操弄輿論搞認知作戰。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