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只關心自己,怎麼可能吸引年輕人
美麗島電子報.2024年9月19日 14:00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圖利罪遭收押,加上之前的假帳風波等一連串的負面消息,導致民眾黨基本盤受到衝擊,年輕和高學歷族群對民眾黨的好感度大幅滑落。民進黨近日以強化社群等方式希望能吸引「回頭草」,但成效並不算太明顯。而國民黨方面只是不斷的強調藍白合,完全看不到任何爭取年輕選票的努力,年輕和高學歷族群的支持不增反降。

近日幾份民調都顯示,柯文哲過去一段時間的風波,民進黨的支持度或好感度小幅成長,國民黨則完全沒有獲利,民調持平或小跌,而民眾黨在重挫之後似乎有小幅反彈的跡象。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不難解釋,過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政治新聞幾乎完全是「綠白對打」,而國民黨完全被邊緣化,成為政治的局外人。

立法院本週五即將開議,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邀集朝野協商,討論會期的優先事項,民眾黨提出要求政院就能源政策、電價政策提出專案報告,並要求政院立刻公告並實行NCC組織法;民進黨則希望朝野發表「聯大2758號決議不涉台灣主權」的聯合聲明,而國民黨則完全沒有任何主張,形同「交白卷」。

更有甚者,國民黨日前才公布民調,指「罷樑」聲勢暴跌,僅剩下27.3%基隆市民同意罷免謝國樑、44%不同意,謝國樑可望安全過關。而上會期一度希望修改《選罷法》提高罷免門檻的國民黨團,如今卻又揚言要再拚本會期完成《選罷法》三讀。

「罷樑」本是「大罷免」的前哨戰,在「青鳥」最熱的時候,的確有不少新科藍委擔心遇到罷免「不死也得脫層皮」,動了修《選罷法》的心思,嚇得謝國樑趕快跳出來澄清,即便《選罷法》修改也不涉及這次的罷免。如今,罷免的氛圍已過,「青鳥」和「罷免」已經不再是社會關心的議題,民眾注意力都已經轉移到柯文哲和民眾黨的身上,國民黨居然還念念不忘,是怕民眾不夠討厭自己嗎?

回顧立法院第一會期,國民黨讓人印象的不外是「國會改革」相關法案以及想要強推《花東條例》、《選罷法》、《財劃法》等,「國會改革」完成三讀後遭大法官凍結,後三者被民進黨海K一頓之後不了了之,整個會期幾乎一事無成。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重要事件,幾乎都是國民黨「涉己」事項,國會改革是為了立法院的權、《花東條例》是為了國民黨總召傅崐萁的票、《選罷法》是為了藍委免於被罷免、《財劃法》是為了藍營執政縣市的錢。這中間當然也涉及監督制衡,但卻都不是被放在第一位。

如今立法院即將開議,綠、白兩黨紛紛提出優先事項,而身為「國會最大黨」的國民黨,卻完全講不出自己要替民眾做什麼,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這種毫無理想性、正當性的態度,要如何民眾的肯定、年輕選票的支持。

台灣的問題這麼多,國民黨竟然找不出任何其他能造福民眾的事?別的不說,就說5年前民進黨以國會多數強勢通過的「鳥籠公投」—把公投與大選強制分離,當時國民黨不是氣到吐血、揚言總有一天要修回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國會優勢,卻完全忘記當時的難堪,又是什麼道理?此外,「轉移投票」、「陸配入籍六年改四年」,這些難道不是國民黨當初對民眾的承諾,國民黨也全忘了?

上個會期,國民黨在「國會改革」中所有的論述,只有「民進黨昨是今非」,不斷的民進黨「嘴」說這些都是原本民進黨的主張,民進黨不應該反對。但試問,國民黨自己的主張是什麼?如果國民黨只想扮演一個「過去式的民進黨」,那民眾要國民黨幹嘛?

國民黨始終不理解,「國會最大黨」並不只是「最大在野黨」而已,既然是國會最大、藍白聯手有國會多數,就不能只是為反對而反對、不能只有監督制衡而已,而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張、藍圖和論述,負起責任讓國家、社會往自己想要的地方改變。審預算、人事同意權跟吃飯睡覺一樣,都是立法院行禮如儀的日常,每個政黨無論大小都必須參與,但國會最大黨卻不能只有這樣而已。

立法院即將開議,國民黨必須趕快說清楚,這會期要替民眾做些什麼,民眾才能在會期末有檢驗的依據,不能再像上會期一樣,不知道突然從哪裡冒出《花東條例》、《選罷法》、《財劃法》這些連內部都沒共識的「優先法案」,最終又不了了之。若國民黨真還敢把《選罷法》當成優先法案,那就等著全民打屁股吧。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央行 打炒房

立院 開議

法務部 合憲

藍白 退回 總預算

瑜國慶 晚會 募款

黃珊珊 京華城

TVBS新聞網
中天新聞網
壹蘋新聞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央行重手打房恐錯殺這群人?藍委示警:沒考慮「繼承持分」問題
再向高房價宣戰!中央銀行19日祭出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並再度調升存準率一碼,打炒房的出拳力道,堪稱史上最重。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央行為了使房價冷靜下來的措施立意良善,但是沒有思考到「繼承持分」房產問題,許多民眾名下有「繼承持分」的房屋,面積小、價值低,若因此不能有寬限期,對他們購屋會產生極大衝擊,呼籲盡速修正,避免濫殺無辜。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