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是急流勇退?還是臨陣脫逃?民主黨陣前換將的困境
中央廣播電台.2024年7月22日 13:29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退選不競逐連任,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出缺,短時間內必須確認新的人選,否則以目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一枝獨秀下去,恐怕民主黨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連爭取國會過半的機會也會跟著流失。拜登退出總統大選,這並不是首位不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過去就曾有1952年的杜魯門(Harry Truman)及1968年的詹森(Lyndon Johnson)在選舉年退出選舉,巧的是和拜登一樣皆是民主黨籍,且接替提名的人選都是敗選收場,不一樣的是,拜登宣布實際較晚,退選的原因也不同。

拜登不競逐連任 民主黨非首次陣前換將!

拜登的退選是不得已的決定,畢竟對於拜登及民主黨來說,連任是政治慣例,且在現任總統進入第二任期的可能狀態下,黨內接班規劃會往後四年設想,短短三個月宣布退選,人選及條件會是一大問題,當然也會打亂了後續的政治佈局。換句話說,在大選進入到如火如荼的時候陣前換將,恐怕結果不會太好,從選戰的角度來看,這乃兵家大忌;問題是,拜登如果參選到底會如何?「換拜」會比較好嗎?或許這也是拜登近日天人交戰的原因所在,所以當他宣布退選時,提及「原本有意尋求連任」及「支持副總統參選」,顯然退選是拜登不得不的決定。

回顧杜魯門跟詹森退選當時的國內、外形勢,美國處在巨變的國際環境,二戰後,冷戰的開始,美國又參入了韓戰、越戰,以及都歷經了經濟衰退的壓力,導致社會大眾的不滿情緒,不同於當前拜登主政的時代。不過,雖然整體環境差異甚大,但卻有著相似的地方,全球早已不是美蘇對抗的冷戰格局,但美中兩大強權的對抗已無法避免,國內也泛起對國際責任的反省,川普所代表的保護主義意識抬頭,再加上疫後經濟難題,拜登縱然對外表現得宜,這或許是他的強項,但也陷入內、外情勢變遷的政治週期,步入退選不歸路。

拜登接替人選未定 美大選進入垃圾時間?

當然,拜登會不得不退選,主要原因還是在自己,進入2024年大選年,拜登必然要展現強而有力的執政能耐,以他擅長外交的強項,在對外事務上風生水起,在國際舞台上表現相當亮眼;然而,川普極力捲土重來的態勢相當明確,採取跳躍式的選舉策略,相對於拜登的平穩、理性,川普的語境更吸引美國民眾的注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Trump Style,再次捲起保守民粹的浪潮,特別是四年前失敗的共和黨人及川粉更加凝聚。除此之外,拜登在辯論會的表現、在北約(NATO)的嚴重失言及川普遭槍擊案等事件,拜登退選只是時間問題。

拜登當然可以堅持參選下去,但問題是黨內質疑聲不斷,各種逼宮的傳聞四起,拜登的領導威望不再,後院失火、前院走不出去,拜登繼續參選下去,恐怕不是敗選輸多少的問題,而是連民主黨的國會選舉也會被拖垮下去;換句話說,主、客觀的判斷,拜登想要連任的願望落空,對他領導能力的質疑勢必擴大,縱然他認為自己執政表現不差,甚至還有著雄心壯志,但歷史定位對資深的從政人士很重要,尤其年過八十耄耋之年,急流勇退可能還可以流芳百世,倘若在國際社會樹立典範、形塑出「拜登主義」(Bidenism),未嘗不比參選到底好,不是嗎?!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是不是已經進入垃圾時間?拜登確定退選後,短期內民主黨選情會呈現持續低檔的現象,目前傳出八月初將決定替代人選,而且選出方式仍不確定,有聲音認為要黨代表投票決定,拜登點名要賀錦麗(Kamala Harris)接棒,極有可能代表民主黨出戰川普;換言之,民主黨必須縮短空窗期,一來避免川普一枝獨秀效應擴大,二來喚回支持者的信心,最重要的是,目前突破川普強勢回歸的氣勢,民主黨選民的危機意識很重要,特別是關鍵搖擺州的動向,拜登有必要加持接替人選的正當性,否則一旦產生臨陣脫逃的效應,結果不只失去白宮,參眾議院的選情也會受到影響,國會席次變化會是2024年大選的焦點。

作者》吳瑟致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海基會無給職顧問。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拜登退選 為戰爭、貿易與全球外交挑戰帶來更多不確定
拜登退選消息迅速佔領微博熱搜 網友驚嘆「見證歷史」也憂川普對中更強硬
先是川普後是拜登! 台股賣壓罩頂重挫逾600點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柯文哲 禁見

京華城案 羈押

傳出 沈慶京

阿北 機率

高雄 國賓 改建

北市府 發聲

TVBS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CTWANT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媒體爆柯文哲「1500沈慶京」收賄千萬!郭正亮搖頭苦笑揭暗語
民進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弊案,昨(5日)遭裁定羈押禁見移送土城台北看守所。今(7)日又有週刊爆料,檢廉在柯文哲住家掌握了「關鍵USB隨身碟」,其中記載了柯文哲收取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1500萬元。對此前立委郭正亮也解釋其中內幕。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