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56人參選 海報張貼亂象引民眾不滿
公視新聞網.2024年7月5日 19:53

選舉海報公告欄的周邊欄位上,貼滿奇怪的宣傳海報,看似不像是候選人的資訊,而是奇怪的內容。

東京都知事選舉將在7日投票,但這一屆選舉的候選人數卻多達56人,其中24人是由小政黨「保護國民、防止NHK傷害黨」,簡稱NHK黨提名。

民眾只要捐款2萬5000日圓,相當於台幣5000元給這個政黨,就能在東京都1萬4000個候選布告欄上的NHK黨候選人欄位中貼上自己喜歡的海報,因此引發了選舉海報之亂,也引發選民不滿,讓東京都選舉管理委員接抗議電話接到手軟。

東京居民野田真由美(音譯)批評,「感覺很沒品,個人覺得這政黨缺乏日本人的品格,就連我這日本人看了 都覺得丟臉。」

東京居民今田邦彦說(音譯):「可以看出確實有個組織是在妨礙選舉。」

不只NHK黨黨魁立花孝志帶頭將候選人海報欄位貼上自家愛狗的圖片,還曾有人張貼猥褻海報,遭警方以涉嫌違反「東京都迷惑防止條例」予以警告後撤除。

立花孝志也曾坦言,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自己的政黨,並藉此當作一門生意經營。專家分析,少數選民覺得有趣,是因為自己的意見不受現有的政治人物或政黨重視。

日本大學研究所教授西田亮介認為,「這在某種意義上 或許可以說是展現出現有政黨功能失調的一種表達方式。」

儘管NHK黨有牟利行為,但卻無法可管。由於候選人公告欄位只有48個,登記49號以後的候選人海報必須用透明夾加貼在公告欄。有候選人因此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東京都政府賠償2000萬日圓。

至於選戰情況,根據日本讀賣新聞與日本新聞網的最新民調顯示,現任知事小池百合子、廣島縣安藝高田市前市長石丸伸二,與無黨籍的前國會議員蓮舫呼聲最高。目前由小池微幅領先,但因為有將近2成選民沒有表態,因此選情可能還有變化。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56人參選 海報張貼亂象引民眾不滿
Bola api raksasa melintasi angkasa, terlihat di New Taipei dan Okinawa
泰國5/14大選 為泰黨總理候選人貝東丹順利產子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海基會 鄭文燦 請辭

黃捷 破壞 門鎖

海基會 董事長 請辭

鄭文燦 貪污

海基會 董事長 涉貪

黃捷 開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中時新聞網
信傳媒
中時新聞網
快訊/鄭文燦羈押庭「火速再開」 桃院明早二度開庭
記者黃翎瑄/桃園報導前桃園市長鄭文燦遭爆任內涉華亞科土地開發弊案,疑似從中收賄500萬元,而慘遭約談聲押以500萬交保。檢方於今(8)日抗告成功,高院發回更裁,而桃園地院也將在明(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