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高端疫苗價差6億》國民黨要陳時中「講清楚」 李秉穎一句「品質不好」補刀
信傳媒.2022年10月20日 16:41

外界對於高端新冠疫苗研發及銷售利潤質疑,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希望陳時中說明清楚,否則將提告。(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針對近日外界質疑高端新冠疫苗研發及銷售利潤,高端昨(19)日提出3點說明,指出新冠疫苗累計銷售淨額為台幣36.2億,但研發成本投入30-40億元,研發合法合規,強調絕非外界誤傳的暴利。

高端疫苗2021年取得國內緊急使用授權(EUA)後,需在1年內檢送國內外疫苗保護效益報告,食藥署表示已在7月收到相關報告,高端公司需在10月底前完成補件,否則將廢止EUA。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早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專訪時表示,高端EUA應是沒到期,但上市一年後必須有現實世界數據、疫苗保護效益評估及繳交相關報告。李秉穎表示高端有送報告,「但是品質不好」,雖沒有看到相關數據但有聽說。

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日上午針對「高端價差6億元誰拿走了?是佣金?還是選舉經費?」舉辦記者會說明。

(延伸閱讀:高端爭議》無關WHO會員國...「到對岸或日本連送件資格都沒有」 蘇偉碩籲撤銷高端EUA )

購買高端疫苗價差6億...錢流向何方?

國民黨首席副書記長謝衣鳯先指出,陳時中在3月8日接受費鴻泰委員質詢時就講出了高端的價格,「按照陳時中(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前衛福部部長)講的價格一劑是871-881元之間,與高端的價格算起來,總共差了6億多。高端新冠疫苗的年報顯示,109年度新冠疫苗的數值是0,在110年度銷售金額是32億7,516萬6千元,總共銷售新冠疫苗量是444萬8,318劑,平均每劑價格是736.27元。」

謝衣鳯提到,昨天也看到高端發出聲明表示,111年新冠疫苗累計銷售金額是36.2億元,賣給指揮中心一共是480萬劑,一劑是754元。「如果111年年報經會計師查核是準確的,代表111年度指揮中心跟高端購買的金額每劑是980.52元,為何111年疫苗價格比110年還要高?每年越買越貴?」

她指出,「陳時中今年6月9日在院會回答蔣萬安委員的質詢時也承認,國產疫苗有不被國際認證的風險。今天具體利用陳時中部長在院會回答費委員,說明高端每劑是871-881元,換算出來如果根據高端110年度的年報,這樣的差價是6.45億元;如果根據高端昨天聲明,計算出來480萬劑價差是6.09億元。到底6億多的價差流向何方?陳時中應該要出來對人民說清楚。」

國民黨團根據陳時中質詢時提供的數據及高端財報資訊,估算出高端新冠疫苗有約6億多價差。(圖片來源/曾銘宗提供)

國民黨團3點要求「陳時中講清楚」否則提告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指出,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10月初在立法院司委會質詢法務部長蔡清祥時就提到,金管會駐會檢察官就高端內線案移送9次,但不見檢察官發動偵查,要求檢調儘速調查。

曾銘宗今日出席記者會也表示,「政府採購5種疫苗總數是5,351萬劑,總金額是408億,和國際平均價差有70億元,黑幕重重,請監察院、檢調介入調查,也請衛福部出來講清楚說明白。」

曾銘宗強調,國民黨團有3項具體要求,包括:

1. 請陳時中出來講清楚、說明白,購買高端5-7億元價差是佣金?還是競選經費?是誰拿走了?

2. 如講不清楚說不明白,國民黨團為人民看緊荷包,將依法向地檢署提出告訴。

3. 高端疫苗保護效益報告,需於10月底公布,屆時如確定保護效益不佳,必須撤銷EUA,我們主張向高端求償,並追究陳時中政治責任、法律責任。

王必勝回應子虛烏有》曾銘宗:除非高端或陳時中提供錯誤資訊

針對高端疫苗價差高達6億,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回應表示,這些指控是子虛烏有、惡意抹黑,他也提到,以高端公司財報等數據推測疫苗採購單價,都是不實推估。

王必勝強調,指揮中心採購疫苗沒有所謂的價差情事,「合約簽下去後訂多少錢、買多少劑,就給廠商多少錢,何來價差?」並表示外界用公司公布的財報或新聞稿推算,不知道計算基礎是什麼。

對此曾銘宗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回應表示,「從王必勝的回答看起來,王必勝似乎沒有讀過會計,基本上可能財報看不懂。高端公司是一家上櫃公司,任何一塊錢的收入都必須列在財報裡面,且財報是經過會計師簽證的。請王必勝認真一點,也請他詢問部裡面懂會計和財報的人再來回應。」

曾銘宗過去曾擔任金管會主委、財政部次長,費鴻泰本身也是統計學學者、原為國立台北大學統計系副教授出身,「我們沒有臆測,這都是財報上面顯示的,除非高端提供的是錯誤資訊,要不然就是陳時中騙人。」

針對高端疫苗購買價差,國民黨團呼籲陳時中應該要出來對人民說清楚。(圖片來源/國民黨團直播截圖)

百萬「高端勇士」恐要打6劑疫苗...防護力資料何時公開?

針對日本不承認高端疫苗,指揮中心19日宣布高端疫苗的「補打」方案,若接種高端的民眾有出國需求,可接種1至3劑其他廠牌新冠疫苗,等於「高端戰士」有可能要追打至6劑疫苗。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表示,「衛福部昨天公布施打高端者可接種其他疫苗,等於是這100多萬人可能再施打3劑,最高金額超過7億元,錯誤政策將由全民買單!若以公平性而論,如今這些民眾因錯誤政策而公費再接種疫苗,當初因出國而自費民眾是否也可以要求公費?」他也指出,依據CDC資料,接種高端的疑似死亡率高於BNT的2.88倍,台灣防疫表現從全球績優滑落到墊底。

陳宜民呼籲政府應盡速公開高端疫苗防護力資料,並召開ACIP會議討論再追加3劑對人體的可能性影響,若高端疫苗防護力有問題,則應盡速讓曾施打高端民眾盡速追打疫苗,追加第一劑最好是能施打次世代雙價疫苗(BA.5雙價疫苗最好),以避免防疫破口,危害國人生命安全。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幕後》美台聯合生產武器的盤算 打造武器庫和切入國造市場
二戰以來最大規模 日本急於在2027年以前擴充軍備 防範侵台引爆東亞大戰
高虹安曾對蔡總統報告創業成果 如今變詐欺?前資策會執行長還原「歷史公案」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身分證 文件 塗黑

郭智輝 電價

民眾黨 出席 海峽

韓國瑜 生日

出席 黃埔校慶

賴清德 終戰

台灣好新聞
中天新聞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國民黨轟數位身分證計畫書內容塗黑 內政部:個資依法遮蔽、內部討論不提供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1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立院內政委員會「數位身分證換發政策調閱專案小組」向內政部調閱資料,但內政部竟將整本厚達千頁計畫書內容塗黑、打上馬賽克,甚至有些資料只有封面和目次,連塗黑都懶得做,砲轟內政部成「內政布」。對此內政部回應,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已提供數位身分證相關資料5大卷87份文件,依法沒有拒絕、隱匿。提供的資料中,涉個資部分依法遮蔽、並依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內部討論資訊不予提供。內政部表示,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數位身分證調閱專案小組於2024年5月2日要求內政部、行政院、工程會及中央印製廠提供工作小組會議資料、相關委託研究、研討會紀錄、報告、相關招標文件、合約書及對外函文等相關資料,並於2024年5月29日要求再提供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規劃案之管控會議歷次紀錄等資料。內政部均配合提供,涉個資部分依法遮蔽、並依政府資訊公開法第18條,內部討論資訊不予提供。內政部強調,依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2條,文件調閱之調閱報告書及處理意見未提出前,其工作人員、專業人員、保管人員或查閱人員負有保密之義務,不得對文件內容或處理情形予以揭露,應請調閱人員遵守該規定,內政部已依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