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策法就是軍事接管法!」郭正亮曝關鍵:等同宣告美國不出兵
風傳媒.2022年9月15日 09:10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14日審議《台灣政策法》,外界認為該法案為《台灣關係法》後,美國對台政策的重大調整。對此,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於節目《明亮看世界》中指出,該法案就是「台灣實質承認與代理戰爭法案」,甚至可以乾脆用「接管」形容。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表示,法案等同宣告美國不會出兵援台,就算中國武統成為既定事實,美國也只會制裁中國官員。

美國民主黨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和共和黨同僚葛蘭姆(Lindsey Graham)等人4月訪台後,回華府提出《台灣政策法》,該法案內容涵括提供台灣45億美元(約新台幣1399億7475萬元)軍援資金、賦予台灣「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地位、制裁升高敵對情勢的中國官員、以「台灣代表處」取代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等。

楊永明:台灣政策法就是「台灣實質承認與代理戰爭法案」

楊永明直言,《台灣政策法》就是「台灣實質承認與代理戰爭法案」,內容涵蓋經濟、社會層面,但重點是對台美關係的全面提升,甚至實質承認台灣,而在軍事部分,法案的論述是要防止俄烏戰爭的狀況在台灣重現,但實際上就是要發動、刺激1場台海的代理戰爭,甚至可以乾脆用接管形容。

郭正亮認為,該法案沒有承諾美國出兵援台,但全面介入軍事決策、規劃,以及計畫落實,甚至有年度評估,事實上根本就是軍事接管法,這顯現美國對台灣軍方的戰略概念及執行能力完全不信任、沒信心,因為台灣內部無法統合在同樣的概念下,且法案直接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的不對稱作戰整體防衛構想(ODC)記載在內。

「基本上就是要幫台灣在短期內升級,而且我認為就是4年到5年。」郭正亮提到,法案內容對整體的常備與後備兵力軍力如何鋪排、美國如何轉移軍火給台灣、如何進行軍事貸款、指定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以取得軍武等都詳盡規範,可見美國就是要把火力建立在台灣,完全沒有講到出兵,甚至還提到要評估美國的風險。

針對法案內容也提及資訊戰,郭正亮指出,這令人立刻聯想到台灣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且確實與《台灣政策法》遙相呼應,尤其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回應稱,台灣對相關法案與美國行政、立法部門都有充分溝通,可見台灣是支持《台灣政策法》的,且有參與討論立法。

郭正亮說明,據《台灣政策法》規定,美國要發展台灣政府全方位的反應能力,包括外界如何干擾選舉,並對台灣官員及單位做媒體培訓,且要對中國對台灣的政黨、金融、媒體的影響力要有應對機制,更直指要強化台灣因應訊息戰的法律體系,與《數位中介服務法》直接相關,稱要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的協助,提供台灣政府資訊。

楊永明:台灣政府可能是推動美國立法單位草擬的角色

楊永明推估,台灣政府有可能不只是參與討論《台灣政策法》的擬定,還可能是推動美國立法單位草擬的角色。郭正亮認為,其實海外一定有很多智庫、團體都有介入草擬,因為法案一看就不可能是梅南德茲與葛蘭姆2人獨立完成,是彙整美台關係多年的想法,尤其2人在台海議題的著墨都不深。

對於《台灣政策法》規定,要制裁升高敵對情勢的中國官員,楊永明解釋,法案內規定美國政府在中國影響或顛覆台灣政府的穩定、占領台灣領土、造成台灣領土不完整時,要制裁中國官員,等於是將包括軍事戰爭、登陸、封鎖等全部舉措都採取制裁,且被制裁者從中國國家主席到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國金融機構與國營事業等都含括在內。

郭正亮:美國要不要出兵,還是維持模糊給總統決定

郭正亮分析,這等同於宣告美國最多就只會做到這樣,不會出兵援助台灣,因為連占領台灣都列入了,等於中國就算武統台灣成為既定事實時,美國最嚴厲也只會制裁中國官員,法條中完全未提及美國總統有權介入台海戰爭,「所以就等於美國要不要出兵這件事,他還是維持模糊給總統決定,其他都寫白了。」

至於經濟層面,楊永明指出,法案內只有2個法條有提到支持台美經濟合作,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要和台灣進行討論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印太經濟架構(IPEF)。但郭正亮直言,「這個就是帶到要討論而已,美國在拜登任內是不會簽署任何FTA的,這個大家都知道。」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黃珊珊拔樁成功?國民黨70位里長改掛無黨籍 王世堅曝原因
相關報導》 海馬斯替代帕拉丁能出奇效?共軍重裝登陸作戰 我岸際防衛恐遭「一鍋端」
相關報導》 「警告乳臭未乾的蔣萬安!」周玉蔻怒:再惹我,蔣孝嚴開房醜聞上檯面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海峽 論壇

國民黨 台南 改革

立院 電梯

台南 謝龍介

國會 改革

快艇 淡水

民視
今日新聞NOWnews
台視新聞網
新頭殼
連勝文稱國民黨是救火隊 綠嗆挑釁的都是中國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統戰台灣管道"海峽論壇"15號開幕,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也率團參加,參加活動時痛批民進黨不斷在兩岸關係點火,國民黨扮演救火隊反而被否定。民進黨反嗆挑釁的都是中國,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有和中國唱和的在野黨。傳出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將喊話台灣人多到中國置產,綠營也批評是養套殺手法。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