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稱只有上帝能叫我退選 CNN認危機未解
今日新聞NOWnews.2024年7月6日 17:55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誓言會參選到底,稱「只有上帝叫我退選,我才會退選」,但有外媒認為恐怕很難說服民主黨人繼續支持拜登。(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五接受《ABC》新聞專訪,拜登坦承自己在辯論會上表現不佳,但誓言會參選到底,稱「只有上帝叫我退選,我才會退選」,表現出高昂鬥志。對此,《CNN》報導分析,拜登努力想證明自己並未老到不能視事,姿態讓人同情,但是這次專訪恐怕無助於平息四起的「換登」聲浪,很難說服民主黨人繼續支持拜登。

拜登在專訪時承認辯論會是「糟糕的一晚」,但不認為有嚴重到成為一個大危機,並重申自己由於感冒與時差問題,相當疲憊因此在辯論時無法集中精神。拜登不認為自己的民調落後給川普,相信兩人的選戰仍處於勢均力敵,並稱自己會參選到底,且細數個人執政以來的政績,強調只有全能的上帝降臨才能讓他退選。

▲拜登相信與川普的選戰仍處於勢均力敵,並稱自己會參選到底,強調只有全能的上帝降臨才能讓他退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拜登相信與川普的選戰仍處於勢均力敵,並稱自己會參選到底,強調只有全能的上帝降臨才能讓他退選。(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CNN》報導指出,拜登在整場專訪中並未再出什麼大錯,但是專訪內容也無法拯救拜登從政治危機中脫身。拜登希望選民用他過去3年多執政的表現來評斷他,而不是只用辯論會當晚的表現來評斷他,但拜登好像還是沒搞懂,民眾真正擔憂的是他的狀況難以在未來4年繼續擔任總統。

許多呼籲拜登退選的民主黨人並非不肯定拜登任內的貢獻,只是認為拜登已經到了該交棒的時候了。拜登如今在大眾心中已經留下因年齡衰弱而苦苦掙扎的形象,他未來的每次口誤或結巴,都會引起對他精神狀況的擔憂或批評,而這種局面並不會因為一次專訪而扭轉。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說好週五6點後不工作!施凱爾熱線拜登 遭調侃:一上任就破功
更好預測!蒲亭偏好拜登連任 關注川普「如何迅速結束俄烏戰爭」
「我踹爆那老廢物了!」 川普在高爾夫球場狂嘲拜登畫面曝光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海軍 蟒蛇

颱風 標準

總預算 韓國瑜

高報 軍售

基隆 淹水

北檢 扣押 京華城

中天新聞網
中天新聞網
今日新聞NOWnews
TVBS新聞網
影/顧立雄、張惇涵反了?賴清德罵將官立威門 2名嘴齊斷言「新英系」捅一刀
總統賴清德近日被傳出8月時國防部茶會上,因不滿將官沒起立敬禮震怒發飆,國防部長顧立雄、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先後出面澄清,時事評論員謝寒冰、陳鳳馨分析。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