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交鋒國會改革 賴士葆舉實例狂轟民進黨失憶又違憲
中時新聞網.2024年3月28日 23:41

國民黨今召開「讓陽光照亮國會,民主大步向前、國會改革刻不容緩」記者會,質疑民進黨執政八年,將立法院變成行政院的立法局。(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舉民進黨在野時的訴求、執政後的表現為例,炮轟民進黨才是失憶又違憲。。(本報資料照)

藍綠各提出國會改革版本,民進黨批國民黨版本「毀憲亂政」,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舉民進黨在野時的訴求、執政後的表現為例,炮轟民進黨才是失憶又違憲。

賴士葆在臉書發文指出,國會改革是一個陳腔濫調的名詞,因為每一屆新的委員上任就會有人提出要改革,現在國民黨提出的國會改革版本被民進黨稱之為「毀憲亂政」,殊不知民進黨在野的時候也提出諸多相似的國會改革方案,一旦執政就視國會改革為毒蛇猛獸了。蔡政府一切以美國為標竿,那麼為何不師法美國的國會調查權和聽證權及藐視國會罪?當然立委的形象不好,所以賦予更多權力會讓人不放心,平心而論,選舉本質就是媚俗的文化,透過選舉選出的美國國會議員素質也好不到哪裡去。

賴士葆說,民進黨聲稱他們的國會改革修法版本絕不違憲,這樣的論述真是貽笑大方了。舉例言之,現在指責國民黨擴大立法院調查權是違憲,然而他們竟然失憶過去這幾年,蔡政府在行政院之下成立的黨產會和促轉會握有調查權,根本是道地的違憲,違反五權分立的憲政體制。

此外,在違憲的體制下、在國會輾壓通過的,還有將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違背憲法規定獨立機關提名如監察院和大法官應超越黨派而非全面綠化等等,蔡政府「毀憲亂政」的事例罄竹難書,只許州官放火,如今用違憲的大帽子指責在野黨,竟是冠冕堂皇不汗顏。

賴士葆表示,民進黨因應日前敲鑼打鼓、既喊冤又痛批立法院長韓國瑜「沒收立委質詢權」,到頭來竟不行使憲法賦予的口頭質詢改成書面,宛如一場鬧劇。接著要提出背離常理的固定時間制,讓立委可以安心跑行程,硬是曲解為可以安心質詢,有立委未到或質詢時間沒有用完就宣布院會休息,不只所有的官員枯等,國會的詢答是全程開放民眾觀看,讓數不清的民眾看著立法院不時開天窗空等立委,順便領教立委諸公有多偉大,立委不到,詢答就停擺,民眾的時間不寶貴嗎?難怪立委的形象只會每況愈下!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賴清德 出席 台灣

黃國昌 咆哮 范雲

主委 卡位

林靜儀 內定 衛福部

黃國昌 咆哮

封殺 國會

FTNN新聞網
新頭殼
民視
太報
「像這樣的情!我都放在心裡面」賴清德談地震捐款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今(28)日前往北市松山慈惠堂出席「台北母娘文化季米龍開光儀式」,他全程以台語致詞,指出各界對地震的捐款...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