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賴清德政見—公平正義|住宅三箭、囤房稅打造居住正義、推廣台灣為全球客家中心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2023年11月8日 09:00

2024總統大選倒數,Yahoo奇摩新聞為網友分類10大主題,梳理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重要政見。賴清德陸續舉辦「國家希望工程」國家願景發表會,以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公義永續作為政策主軸,希望藉此打造「人人都有希望」的國家。

👉 看Yahoo奇摩新聞2024總統大選專題 掌握即時選情

關於「公平正義」,賴清德政見與看法如下:(包含內政、居住正義、多元族群、國土規畫等政策)

居住正義議題是近年總統選戰中,候選人們無可迴避的必考題。賴清德7月6日呼應行政院所提出的囤房稅2.0政策,宣布「住宅三箭」政策主張,第一箭是宣示2032年要達成50萬戶社宅供給,租金補貼增加至每年50萬家戶補貼量,同年達成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與租金補貼「百萬租屋家戶」總目標。

對於第二箭,賴清德支持推動「囤房稅」改為「全國總歸戶」方式計算,採「差額累進」方式課稅,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率(囤房稅率),從現行的3.6%調升至4.8%;第三箭則是延續「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政策,針對利息加碼補貼,舒緩青年、初次購屋族等族群的購屋負擔。

相關新聞》賴清德視察林口社宅 「出3招」保障住的權益

2024總統大選倒數,賴清德政見一次看。圖片來源:Reuters
2024總統大選倒數,賴清德政見一次看。圖片來源:Reuters

賴清德曾多次強調,居住權的保障是一棒接一棒,透過找財源、尋土地、補人力、建法規、蓋社宅等的分工,中央和地方共同攜手合作,才能真正落實合理的房市、透明且供給充足的租屋環境,實踐居住正義的理念。

在族群議題方面,賴清德8月25日出席民進黨客家部舉辦的客家峰會時,表示未來要推動「客家希望行動」,將秉持客家3大精神,讓大家「更深」地推廣客語教育,「更廣」地讓台灣成為全球客家文化的中心,「更高」地認同台灣這塊土地。

相關新聞》賴清德出席客家峰會:讓客家內涵不只代表族群,更代表文化、認同及驕傲

賴清德在12月16日出席客家Team Hakka「揪團賴聊」親子派對活動時,首度拋出完整6項客家政見,包括:「公共客家」鼓勵在學校和公務機關可使用客語;「客家青年」讓客家年輕人安心就學、就業;「飲食客家」推動客家美食;「文創客家」鼓勵年輕人發揮創意;「區域客家」重視每個客家區域發展;「國際客家」把台灣當作世界客家的中心,用客家文化走進世界。

相關新聞》出席「挺客家親子派對」 賴清德全力搶攻客家票

此外,對於原住民族的健康權議題,賴清德在9月20日國家願景發表會提出,台灣是民主多元自由開放的社會,不同的族群都在這塊土地上,彼此尊重且快樂地生活,不過,原住民朋友們的平均餘命,大概比非原住民的平均餘命少了10年,因此,他將根據《原住民族健康法》提出健康促進、醫療政策,讓原住民朋友的平均餘命能夠逐年延長。

相關新聞》賴清德第三場國政會 打造健康台灣

看賴清德其他主題政見:

  • 兩岸論述(包含外交、國防、兩岸等政策)

  • 產業能源(包含經濟、各級產業、能源等政策)

  • 財政金融(包含預算、稅收、金融等政策)

  • 教育文化(包含各級教育、體育文化等政策)

  • 交通通訊(包含交通觀光、公共工程、網路通訊等政策)

  • 司法改革(包含司法、考選、監察等政策)

  • 福利國家(包含衛福、環保、兒少、性別平權、社會安全等政策)

  • 年金改革(包含軍公教退撫制度、勞保、國民年金等政策)

  • 勞工權益(包含基本工資、移工、勞基法等政策)

看更多總統參選人政見:(依姓名筆畫排序)

三大陣營參選人目前仍陸續提出各領域政見,請持續鎖定Yahoo奇摩新聞2024總統立委選舉專題,我們將持續為大家即時更新各陣營參選人的政見。

審稿編輯:黃婉婷

相關新聞影音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高雄場 陳其邁

兩岸 連署

台南 謝龍介

國會 改革 民進黨

立院 覆議案

黃埔 建軍

太報
EBC東森新聞
TVBS新聞網
新頭殼
獨家/被審計抓包「欠稅吊牌車趴趴走」 高雄市庫少千餘萬稅捐處不認疏失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日前遭審計部高雄市審計處查核發現,未積極核課欠繳使用牌照稅車輛,經亡羊補牢才舉發3000餘件,補徵稅額及罰鍰1600餘萬元,但這已經不是稅捐處第一次被抓包;稅捐處則回應,舉發裁處作業期有6個月,且無法禁止欠稅或註銷車輛被開上路,反認為是審計處勾稽抽查,打亂行政流程。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