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不可集專欄/ 「罷樑案」結果 恐將成朝野混戰的轉折點
菱傳媒.2024年10月10日 00:00

愚不可集專欄/ 「罷樑案」結果 恐將成朝野混戰的轉折點

余可及/資深政治記者

10月13日即將舉行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投票。在現今朝小野大、藍綠白幾乎完全沒有政治妥協的情況下,無論投票結果如何,都可能為未來的政治局勢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不過嚴格說來,對民進黨而言,就算罷免未過,「結果也不會更壞」;反倒是國民黨和藍白陣營,一旦罷免結果不利,其全面對抗路線就有可能被迫修正。

基隆過去被視為「藍營票倉」,但自2014年縣市長選舉後,民進黨連勝兩次市長和立委選舉;雖然國民黨在2022市長、2024立委選舉勝選,但基隆確實已從過去「藍大於綠」變成「搖擺州」。在此情況下,某種程度上來說,基隆市長的罷免案,一方面會成為過去這半年多朝野惡鬥的「公民投票」;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大罷免時代」是否來臨的試金石。

而此次罷免,大致不脫四種可能情況。一類是「罷免案通過」的兩種可能情況:其一是同意罷免票遠高於不同意罷免票,其二是同意罷免票略高於不同意罷免票。第二類是「罷免案未通過」的兩種可能情況:其一是同意罷免票高於不同意罷免票,但同意票未過公民數4分之1的罷免門檻;其二是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無論是否過門檻)。

雖然因為選罷法限制,在投票日前10天內不能引用、公布民調,從而無法分析各種可能性的高低,但各種可能結果,對於政治的影響卻還是顯而易見的。對民進黨而言,只要罷免案過關就是贏,而且將重挫國民黨氣勢;但對國民黨來說,只有「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這個結果算是真的贏。即使罷免案未過關,如若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也只是給藍綠白各說各話的空間,難謂輸贏。也就說,四種結果「綠營藍輸」佔了兩個,「藍營綠輸」和「藍綠戰平」,都各只有一種可能。

這也是為何國民黨對罷免案的警戒,遠高於民進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罷免案過關了,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過關,都將牽動原本就鬆散的、各懷鬼胎的「國民黨內部團結」。

自賴清德就任以來,雖然朝野攻防不少,但舉其大者不脫四大議題:其一,是傳統的兩岸、國安論辯;其二,是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其三,是NCC、考試院和大法官的人事案;其四,則是114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傳統兩岸、國安衝突,藍綠沒有調和空間,而國會改革案則進入釋憲程序。罷免案可能造成直接影響的,將是三大人事案和總預算案。

眾所周知,國民黨內對於是否退回總預算,其實態度並不一致。而所謂的「鴿派」,又主要是兩種立委:第一種,是唯恐自己被罷免的立委;第二種,則是有志於在2026參選縣市長的立委。先後在立法院封殺總預算缺席的羅廷瑋、柯志恩,分別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的代表。

這些主和派、鴿派的聲音,目前在國民黨內算是「非主流」;但如果罷免案通過了呢?如果綠營可以動員罷免掉謝國樑,其他以更些微票數勝選,或者爭議更大的國民黨立委,被罷免的可能性當然更高。罷免案通過,或者罷樑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這些唯恐自己被罷免的立委,會不給國民黨中央或黨團壓力嗎?再加上有意參選縣市長的藍委,「鷹派」與「鴿派」的消長,必將產生量變。

而罷免案如果過關,同時也意味民意對於藍白「全面對抗」是保留甚至反對的,這當然也會是給國民黨是否改變路線的警訊。而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國民黨對於是否要繼續退回總預算,以及是否要處理三大人事案的態度。如此一來,「鷹派」與「鴿派」就不會只是「量變」,而是「質變」了。這也合理解釋國民黨在罷樑的中、後段,為何會一改過去面對罷免的「躺平」戰術,採取積極以對,甘冒同意票超過門檻,全力衝刺「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了。

唯一對國民黨可能有利的訊息,是韓國瑜和卓榮泰將在周五吃「和解飯」,討論總預算僵局如何處理。這意味執政黨也希望,至少是不排斥,在罷免投票前,就解決總預算被封殺的問題。而這也表示民進黨對於罷免結果可能是「不表樂觀」的,否則大可等謝國樑被罷免、國民黨一片低迷後再談。

只是這樣的「有利訊息」,在山陀兒攪局、罷免結果變得撲朔迷離後,其實已經不值得一談了。

菱傳媒原始網址:愚不可集專欄/ 「罷樑案」結果 恐將成朝野混戰的轉折點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賴清德 中華民國

韓國瑜 祖國論

謝國樑 投票

光雕 展演 韓國瑜

拋出 祖國論

駁斥 賴清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今日新聞NOWnews
臺灣時報
匯流新聞網
韓國瑜暗指賴清德國慶不會唱國歌!黨政人士揭真相:馬英九也沒唱過
明日是雙十國慶大典,立法院長、慶籌會主委韓國瑜今(9)日認為,總統賴清德不會唱國歌,而他一定會唱。對此,黨政人士表示,歷年國慶典禮演唱國歌時,總統都尚未到場,包括前總統馬英九、蔡英文任內都是如此。他批評,韓國瑜意圖帶風向,有失慶籌會主席格調。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