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頑抗是蔡英文默許
中時新聞網.2023年1月17日 04:10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地方選舉敗選近兩個月,不僅打亂了蔡總統的接班人事布局,總統權力跛腳,讓黨內各派系更加蠢動。內閣是否改組,是民進黨能夠重新統整步伐,擺脫敗選陰霾的重大指標,無奈歹戲拖棚,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日反而更加活耀,這與總統鎮不住局面大有關係。

 我國憲法本深含內閣制精神,行政院長掌握實質行政權,和總統關係微妙,不過民國83年第三次修憲時,將行政院長部分副署權限縮,自此總統發布閣揆任免無須再受閣揆掣肘,我國憲政體制也更向總統制傾斜,再也找不到行政院長可公然與總統抗衡之例。

 雖然蔡總統如今可獨享閣揆任免權,不過蘇貞昌竟公開向總統喊話自比袁崇煥,表面是要大家團結,另方面無異向蔡總統喊話不要受人離間,「誤殺忠良」,難免讓人有尾大不掉之感。

 不僅如此,在內閣改組傳言甚囂塵上之際,即將下台的閣揆本應進入看守狀態,避免對重大人事與政策做出決定,但蘇揆卻反其道而行,變得更加活耀。不論是先斬後奏宣布普發現金、核定高鐵南延屏東案、國道四號台中段通車、調動87位高階警官等,都讓外界感覺他仍不想放手,甚至還讓人聯想其是否有意大放利多以角逐2024總統大位。

 蘇揆之所以鍥而不捨保官位,原因恐怕仍與蔡總統的模糊態度有關。如果堅持完成中央政府預算審查可被綠營立委辯稱是責任政治,那執政者被選民投票唾棄,難道不更該扛起責任,即刻回應民意,豈能任由派系鬥爭延宕不決?蔡總統的模糊正好鼓勵各方人馬見縫插針,大打出手。

 依照總統權力,蔡總統要立刻換下閣揆絕非難事,模糊以對,恐怕是希望各派系繼續相互牽制,這樣才能讓權力消退的總統還能勉強站在制高點。過去陳水扁總統在第二任晚期,弊案纏身之際,也用過類似方法平衡黨內派系的逼宮;若是權力獨大的黨內領導人,根本不需耍這種手段。

 蘇揆親身經歷過阿扁放任他本人,以及蘇、游、呂、謝四大天王相互制衡的年代,對於維持政治水位的重要性應了然於胸。此刻,在野黨比起民進黨內的刀光劍影顯得「溫暖」許多,除了中央有立法院延會審查總預算與發放現金特別預算,地方也有台中市長送暖,肯定中央協助建設,讓蘇揆有更多時間繼續為官位奮戰,這對在野黨來說不是壞事;只是蘇揆的配合演出,恐怕只會讓黨內派系恨得牙癢癢的。

 蘇揆自比是忠臣袁崇煥,但當他過度膨脹或是失去利用價值時,或許在蔡總統眼中,他更像是獨攬大權不放的宦官魏忠賢,隨時可能遭到整肅。我們的總統權力真是不小,但要揣摩上意也真不容易啊。(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賴清德 釋憲

台灣 參與 政論

釋憲 在野黨

國會 職權 修法

俞大㵢 公帑

國會 釋憲

太報
今日新聞NOWnews
今日新聞NOWnews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邀賴清德赴立院國情報告?傅崐萁嗆:不必搭舞台給他
總統賴清德於24日完成簽署,並公布國會職權修法法案,並基於守護憲政秩序,決定聲請釋憲。然而,在憲法結果出爐前,針對在野黨要求他赴立法院報告的呼聲,賴清德表示,將等到釋憲結果後再作決定。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今(6/27)日表示,「不必再搭舞台給他」,但他想來隨時可以來。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