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激鬥 藍綠選情緊繃
中時新聞網.2022年9月13日 04:10

 基隆市長選情激烈,「四腳督」選戰廝殺程度不下於台北市。基隆在現任市長林右昌8年執政下,藍綠版圖鬆動,民進黨提名立委蔡適應,力守台灣頭的市長寶座,藍營推出的前立委謝國樑地方實力雄厚。此外,國民黨前基隆市黨部主委黃希賢以無黨籍參選、時代力量現任議員陳薇仲也加入戰局,2大黨選票面臨被瓜分威脅,也讓這次市長選舉被喻為最激烈的一次;藍綠選情緊繃,更深受小黨牽動。

 現任市長林右昌2014年為民進黨拿下基隆市,8年任期打下深厚基礎,隨選戰愈激烈,林開始與蔡適應多次合體拉抬選情,在政績受肯定的情況下,有機會轉移多數支持選票給蔡適應。而民進黨目前北台灣選情不佳,蔡適應有可能為綠營守住唯一的疆土。

 謝國樑這次以「小愛爸爸」身分回歸,雖與基隆脫離一段時間,但家世背景帶來不少優勢,且起步時間早,於去年宣布參選後,積極整合地方基層,將分崩離析的支持者重新聚攏。

 不過,基隆藍綠市長參選人也陷入論文風波,蔡適應透過記者會止血,謝國樑也大方公開自行分析結果,2人機智應對,未影響選情。不過,蔡適應又被對手接連爆出基隆高中學歷疑似造假、前助理牽涉管線汰換工程標案,他雖多次對外澄清,但是否帶來威脅,仍有待觀察。

 基隆政治版圖鬆動,但民進黨的支持並不穩固,像2018年林右昌市長連任拿下超過10萬票,打破紀錄,但同時民進黨議員席次卻縮減,2021年公投也失守。

 政壇人士認為,這次藍綠勢均力敵,今年勝選關鍵放在各參選人政見,市民是否願意埋單,如捷運交通、四接等,目前參選人均有意透過政見辯論會交鋒,屆時即可見真章。

 藍綠選情緊繃,第三勢力見縫竄出,對2大黨造成威脅。黃希賢曾任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主委,熟稔基層事務,主打自己是無黨、無派、無包袱的參選人,勤跑基層多年,盼市民不要再被政黨情感綁架,跳脫藍綠框架勇敢站出來;陳薇仲近日以肥皂箱街講形式,每周三舉行政見夜,遊走基隆各大廣場、街頭,論述自己的政見,形象清新,獲得不少中間選民支持。

最新選舉新聞

最新選舉新聞

多元觀點

不同視角的媒體報導

陸委會 調升 大陸

盧秀燕 新北

罷免 謝國樑

旅遊 橙色

香港 警示

連署 謝國樑

CTWANT
新頭殼
FTNN新聞網
中天新聞網
福州踩線團今抵馬祖 團員多為「90後」來看藍眼淚
[周刊王CTWANT] 福州踩線團今中午12時30分從福州馬尾琅岐港搭乘「安麒6號」出發,下午2時抵達馬祖南竿福澳港碼頭,即使天氣炎熱,仍難掩團員興奮神情。連江縣長王忠銘因有公務到台灣,縣府派出祕書長張龍德、代理交通旅遊局長劉性謙前往碼頭歡迎,現場舉辦盛大歡迎儀式,除舞獅表演,迎賓小...
  • 資料來源:網路溫度計自2017年至今約累積28億則以上文章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Instagram、Dcard、以及包含Yahoo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LINE TODAY、蘋果日報、自由時報、三立新聞網等約350家媒體網站上與選舉相關之政黨、候選人公開資料。
  • 分析方式:本模型分析方式非採傳統抽樣之民意調查,係將蒐集之資料庫予以分析,無母體數、樣本數限制。本模型係運用大數據關鍵引擎,透過深度學習與AI人工智慧技術,使用斷字切詞(Word Segmentation)、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 、即時情緒分析(Real-Time Sentiment Analysis)等技術,汲取網路上相關討論文章,將文章分為正面、負面、中立三種情緒,計算網路聲量。
  • 跨世代劃分標準:本預測模型判別跨世代之依據,係以不同世代使用者之網路社群行為模式差異區辨。以不同社群網站之使用者世代臉譜數據為基礎,計算跨世代在不同社群聲量上的權重,綜合計算後得到世代好感度數據。
  • 名詞解釋
    •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 好感度分數: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各熱門候選人的情緒、聲量皆經過標準化分數處理,得出好感度分數,再進行各縣市候選人彼此的比較,評量不僅需要聲量高,而且是好評要高,負評要低。好感度分數範圍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表示整體網友對於該位候選人的好感程度越佳。
  • 其他說明
    • 調查單位及主持人: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辦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1月16日止,逐日更新好感度數據。
    • 抽樣方式:本預測模型非抽樣之民調調查
    • 母體數:無母體數,請參考上述大數據資料庫的內容涵蓋範圍
    • 樣本數及誤差值:本預測模型非採用小樣本抽樣之民意調查,不適用抽樣誤差值
    • 經費來源:Yahoo奇摩、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