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孩子當股神巴菲特嗎?親子理財從小開始啟動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馬哈老師(moneybar馬哈財商教育學院創辦人)

我第一個跟孩子介紹的投資大師就是股神巴菲特,當時孩子11歲。股神巴菲特6歲開始賣東西賺錢,11歲努力存了120美元買進人生第一檔股票Cities Service Preferred(城市優先服務股)3股,開啟他的理財人生,32歲就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今年已經高齡92歲仍樂於投資跟學習。

很多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成為小小巴菲特,如果父母從小帶的孩子接觸理財,我相信你/妳的孩子也將具備巴菲特「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格特質,同時也學習了股神「投資原則」(長期價值投資)。

全世界都在進行金融掃盲,歐美、日本從小就開始教財商教育

全球各國都在積極進行中金融掃盲的工作,美國聯邦金融教育委員會 (FLEC),為了提升全民的金融素養,針對3~21歲推出一系列金融教育內容,特別重視孩子在7~12歲時,養成孩子的金錢習慣跟奠定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日本則在2015年推出的全民的金融素養地圖,學習主題從金錢的價值、釐清需要跟想要、儲蓄、借貸,保險、投資理財、人生各階段財務規劃都有,並針對7~12歲的孩子開始介紹不同的金融商品跟投資風險。

孩子越早接觸財商教育,人生就會過得幸福一點

多數的父母面對是否讓孩子從小接觸財商教育或是如何自己跟孩子談「錢」這件事,總會覺得窒礙難行,一方面擔心太早跟孩子談錢,一方面自己可能也不太會理財,更不知道如何開始進行財商教育。

其實,孩子的財商教育,主要分為兩大塊:

第一塊:帶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父母可以自己教)
我曾經在馬哈理財遊樂園臉書社團做個一個調查,「請觀察你的孩子,你覺得他/她的理財是屬於哪一種類型?散財型?節儉型?還是預算型?」

有52%的父母回答他們的孩子是散財型,有15%孩子屬於預算型、有18%孩子屬於節儉型,另外有15%回答是節儉混合預算型,孩子除了節儉,面對自己想買的東西會更精打細算做好每一筆預算分配。

孩子早期的金錢價值觀多數來自父母或周遭家人的金錢價值觀,最早的財商教育其實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當父母是屬於節儉型時,通常孩子也是節儉型的比例偏高。

但也有父母親屬於節儉型或是預算型,孩子卻偏偏是「散財型」,此時父母可透過身教的方式翻轉孩子的金錢觀,例如規劃親子一起做預算表,父母示範家庭支出為何只買「需要」的東西,不會亂花錢。

第二塊:認識金融商品及打造理財技能(親子一起共學)

財商教育的第二區塊,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成人的理財教育」,過去財商教育並不普及,我們的父母大多也沒投資經驗,所以多數人出社會領到第一筆薪水才開始思考「理財」這件事。

教育部在108課綱中已經納入財商教育內容,小學階段建立孩子正確金錢管念,國高中課程則開始帶孩子認識不同的金融商品跟接觸經濟學相關知識,包括匯率、GDP(國民生產毛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利率跟貨幣政策…..等等。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融素養,建議父母趁機陪孩子一起共學理財,父母想帶孩子認識股票或ETF ,可以先自學相關的知識,我們學會了再教育我們的孩子。例如,有一年我想要帶孩子認識ETF這個金融商品,我瀏覽證交所網站關於ETF的介紹所有內容,也透過Google搜尋ETF關鍵字大量閱讀相關知識,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戰投資策略中,這就是親子共學財商的好處,不單教育我們到孩子才商知識,父母親的投資功力無形中也變得越來越強大。

每個父母都可當孩子的金錢教練,大手牽小手一起學理財

金融機構富達曾針對25-39歲進行「青世代幸福大調查」,調查結果發現有74.9%有投資理財習慣的年輕人,覺得自己比沒有投資理財者更幸福。調查中也發現,青世代在投資理財上遇到的難題(複選),包括擔心虧損(51.7%)、投資理財知識不足(45.2%)、不瞭解金融商品(39.7%)、無法判斷投資理財資訊是真的(33.3%)、不知道如何選擇投資商品(32.7%)。

這些難題也是很多父母投資經歷上曾遇到的問題,如果我們不想我們孩子未來也會經歷這些投資理財的難題,建議父母從小就擔任孩子的金錢教練,我們陪孩子一起共學財商知識,成為孩子一輩子的最佳投資戰友。

退休壓力
財務規劃
育兒理財
    服務中心 建議 隱私權(更新) 關鍵字廣告 服務條款(更新) 個人資料管理